3月2日,貴州省人社廳赴花江鎮幫扶點春風行動正式啟動,270余名人社廳黨員幹部職工與安順市當地的幹部群眾一起種下花椒幼苗。據介紹,貴州省安順市關嶺縣花江鎮計劃在2018年6月份前種植共8000畝花椒,預計可以帶動500余戶貧困戶脫貧。
活動啟動現場(攝影 楊麗芳)
種植現場,大家熱情飽滿,揮鋤頭、灑水、種幼苗,種下的是這小小的花椒幼苗,托起的卻是花江鎮貧困戶們的脫貧希望。“第一步就是在挖好的坑裏灑下一勺水,把幼苗放下後,覆一層細土,用雙手壓緊,再覆15到20 公分的土......”來自重慶的專業花椒種植技術人員劉林在現場對大家進行種植指導。
種植現場(攝影 楊麗芳)
據悉,2017年以來,關嶺縣共開展花椒種植培訓4期199人,其中參加培訓活動的貧困戶有139人。2018年擬計劃在花江鎮圍繞實施花椒脫貧産業開展培訓6期共350人,其中貧困戶約有250人。(文 楊麗芳)
談及種植花椒的變化,花江鎮木工村的貧困戶趙幸畢興奮地説:“原來我們的土地都是花椒和玉米套種,但由於不懂種植技術,發展不起來,2017年6月,鎮裏面安排我們去四川學習種植花椒的技術,還組織大家加入合作社,現在在種植基地務工,一天也能掙80塊。”今年61歲趙幸畢一家有5口人,三個勞動力都在種植基地務工,加上用一畝地入了股,“我們現在可以在家門口掙錢了,晚上回去帶帶孫子,還可以等著年底的分紅。”
貧困戶趙幸畢正在種植花椒幼苗(攝影 楊麗芳)
花江鎮屬於喀斯特地貌、低熱河谷地帶,當地種植的花椒接受光溫時間長,穗茂粒多、粒大均勻,皮厚肉豐,色鮮且椒油含量高,香味持久,但是花江鎮因農戶們缺乏抱團發展的意識,花椒種植較零星,不成片。
“現在我們鎮28個村行政村都分別成立了村社一體合作社,現在屬於乾旱季節,雨水較少,預計6月份8000畝花椒種植完畢,屆時可帶動農戶2600戶10000余人,其中貧困戶352戶1377人,做到真正讓農戶腰包鼓起來,改變村集體經濟為零的現狀。”花江鎮黨委書記白忠明説。
將來花椒如何銷售?活動現場,周黑鴨與花江鎮簽定了花椒供需的戰略合作協議,以不低於市場價的價格收購,為當地農戶解決銷路問題。
貴州省人社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徐海濤介紹,貴州省人社廳在赴幫扶點春風行動暨支持花江鎮花椒産業發展種植活動啟動後,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是擴大花椒種植規模,並對花椒進行深加工,提升花椒的附加值,並引進更多企業支持,對農戶進行花椒種植、養護、收割等技術全面培訓,全力支持當地的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