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閘機前“刷臉”即可通行、看病就醫“脫卡支付”、審批登記智慧“一網通辦”……今天的貴州,數字化應用場景遍地開花。
近年來,作為國家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大力推進數據創新應用,日益科學化、精細化、智慧化的服務相繼推出,助推民生服務不斷提升,讓更多改革發展成果惠及百姓。
5月22日,記者在貴陽地鐵換乘站噴水池站售票大廳看到,市民周鑫的雙手都被購物袋所佔據。她沒有去購票區排隊買票,而是提著東西直接進入安檢流程。將口罩拉下,在閘門停留一秒後直接通過,便前往乘車層,整個過程僅用了幾分鐘。
“自從貴陽地鐵‘刷臉’服務上線後,我就開始使用這個功能,非常方便。”周鑫説,自己家就住在地鐵站附近,平時出行基本都是乘坐地鐵,“刷臉”功能非常方便,節省了排隊時間。
“刷臉進站”是“臉行貴陽”項目在智慧交通方面的應用場景之一。2020年6月,“臉行貴陽”項目(一期)正式上線,目前在軌道交通1號線25個站點、軌道交通2號線32個站點,以及公交BRT線路30個車站均已實現“刷臉進站”。
不僅是在公共交通領域,近年來,貴州還強力推動大數據與多個領域深度融合、廣泛應用。
5月21日一早,貴陽市第六醫院影像科醫生黃達巍將一張患者的胸部正位X光片放進掃片儀,點進大數據分析醫療影像診斷系統。僅短短幾秒時間,患者所存在的疾病類型就顯示出來。
“根據分析顯示,患者的心臟有83.97%的概率存在心影增大的問題,肺部有64.11%的概率存在積液。結果上方還會生成一張柱狀圖,幫助我們能夠快速準確分析出患者的疾病。”黃達巍説。
這項技術是朗瑪信息在大數據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取得的又一項成果。近年來,朗瑪信息通過互聯網醫院運營積累了重要的經驗和大量的用戶數據,並將積累的病例數據化,自主研發了AI智慧診斷實驗室,通過進行智慧診斷,減少普通病和常見病對三甲醫院、專家診斷的過分依賴,降低百姓的醫療成本。
幾年來,朗瑪信息乘著貴州發展大數據産業的東風,以創新為動力不斷開拓大數據融合新領域。尤其在去年抗擊疫情戰鬥中,朗瑪信息打造了39健康抗擊NCP(新冠肺炎)問診平臺,整合全國10余萬註冊醫師、3萬多家醫院資源,為群眾提供免費遠程問診服務,累計提供視頻問診10000余次、圖文問診60000余次,讓優質醫療資源實現共享。
大數據創造大價值,貴州充分地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手段,開發了一系列智慧化的管理和應用場景,解決老百姓的痛點和城市管理的難點。
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也為貴州數字經濟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契機。全省在線醫療、網上購物、線上旅遊、平臺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頻頻涌現。
剛剛過去不久的“五一”小長假,來自北京的王先生一家在貴州度過了一個悠然自得的假期,這都要得益於他添加了一款名叫“一碼遊貴州”的微信小程式。
“一碼遊貴州”于2020年5月19日正式上線。這款集貴州“吃、住、行、遊、購、娛”于一體的小程式不斷優化門票預約預定、景區導遊導覽、旅遊諮詢服務等功能,並通過“文旅消費券”“貴州溫泉季”等行銷活動,吸引商家入駐、遊客體驗。截至目前,“一碼遊貴州”總訪問量達到1.58億次,累計用戶超1620萬人,交易訂單超17.5萬筆。(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曾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