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貴州報道(記者 楊雲):11月16日,在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瑞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長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國醫堂內,身穿中醫服的社區醫生黃昱銓已經開始進行治療,推拿、針灸、拔罐,一系列中醫診療手段有條不紊的進行。
花溪區瑞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長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著轄區4萬多人口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為更好服務社區群眾,2015年開始,該中心積極開展創建全國中醫藥特色社區工作,始建“國醫堂”,開設中醫內科、中醫兒科、中醫理療、中醫婦科等4個診室。
黃昱銓畢業于貴州中醫藥大學,從事中醫治療工作已經有10年。黃昱銓認為,中醫作為中國的國粹之一,以獨特的理論體系和突出的臨床療效,在中華民族繁衍生息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長期在基層社區工作的黃昱銓很熱心中醫實用技術推廣實踐,時常用自己在大學學到的中醫治療方法減輕社區群眾病痛。“打通健康服務‘最後一米’很重要。”在黃昱銓看來,作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中醫不僅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凝結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健康理念和醫者仁術。
“真沒想到,中醫治療很管用。”接受過針灸治療的貴陽市民冷潤英錶示,之前她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疼得難以忍受,不能正常工作,在黃昱銓制定的治療方案下,經過多次針灸、中藥熏蒸治療後,病情得以改善。
社區醫生黃昱銓給患者進行按摩治療 攝影 龔文增
長期以來,中醫藥服務一直是社區衛生服務的短板,如何突破這一困境?黃昱銓有自己的思考。
“群眾有病不方便看中醫,我們作為社區醫生就主動上門。”黃昱銓表示,“中醫對諸如高血壓、糖尿病、頸肩腰腿痛等慢性病的輔助治療效果顯著,社區老年人較多,也是此類疾病的多發人群,對於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我們經常是預約服務,上門診治。”
紮根社區衛生服務,在社區群眾心中,花溪區瑞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長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國醫堂社區醫生黃昱銓有口皆碑。
“很多患者一家兩代甚至三代都在我這裡看病,感情很深。有的患者80多歲了,還堅持到門診來看我,噓寒問暖,讓人感動。”黃昱銓説,“醫者仁心,能減輕群眾痛苦就算不辜負醫者使命,更何況群眾還惦記著自己的冷暖。”就這樣,在與社區群眾朝夕相處的過程中,黃昱銓內心的天平一點點傾斜。
“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黃昱銓認為,常用中醫藥適宜技術操作安全、療效可靠、副作用小,且無需耗用大型醫療設備,投入少、成本低,其在基層社區的推廣應用,受到百姓廣泛歡迎。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傳統中醫藥給國人留下深刻印象,中醫藥治療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黃昱銓説,“中醫進社區,也促使居民認識到什麼是正規的中醫療法。”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原創的醫學,包含中華民族的文化和哲學,沒有任何‘國際經驗’可借鑒,中醫診療的社區工作探索和中醫治療的社區實踐經驗,我們只能自己幹,一點點闖出一條路。”黃昱銓與同事交流時經常如此説,“我們很平凡,我們幹的事也很小,但未來影響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