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千丈雲際立,雄關四扇日中開”,圖雲關位於貴陽市南部,舊時即為黔南首關。1939年,因著圖雲關東接中原,南接滇緬,西距當時的抗戰中心重慶僅四百多公里,地處關隘要津,加之此處樹木蔥蘢,是絕佳的天然掩體,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遷駐於此。在血與火淬煉的六年半時間中,圖雲關匯聚五湖四海抗日救亡的志士,成為全國最大的戰時醫療救護中心和軍醫培訓基地,為民族解放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這段新聞影像,真實地紀錄了抗戰初期中國戰地救護工作面臨的窘境——全中國醫學院校畢業的醫生僅有6000人、護理院校畢業的護士僅有3000人。
財政短缺,醫學人才匱乏,急救設備不足,藥品缺乏,林可勝便是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走出實驗室,臨危受命,參與組建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慨然奔赴抗戰救護的前線。
河山破碎,半壁焦土。1939年2月,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遷駐貴陽圖雲關,同駐圖雲關的還有戰時衛生人員聯合訓練所及其實習醫院。
中華民族危難之際,多國紅十字會,民間組織、各方友好人士及僑胞的大量捐贈源源不斷送往圖雲關。
以抗日救亡為己任的愛國青年、愛好和平的國際友人、心繫故國的華僑以及窮苦的普通老百姓都來到圖雲關,為抗日救亡奉獻自己的熱和光。
彼時圖雲關儼然一座小城鎮,2萬餘名醫護人員在衛訓總所和6個分所接受培訓,救護總隊所屬醫療隊達150多個,醫務人員達到 3420人,他們從圖雲關出發奔赴前線,足跡遍佈全國各戰區。圖雲送成為抗日救護的“心臟”。
面臨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總有那麼一群人率先覺醒。震驚中外的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中共中央第一時間通電全國,號召國共合作和全民族團結,建立民族統一戰線,抵抗日本的侵略。
1938年夏,在八路軍駐湘代表徐特立的指示下,中共紅十字會特別黨支部正式成立,中共黨員及民先隊員們隨救護總隊幾經遷徙,歷經風雨,他們積極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參與醫療運輸和救護工作,以大無畏的精神,唱響了抗日救護中的紅色讚歌。
國際主義戰士、美國著名作家史沫特萊女士曾經數次造訪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她公開支持八路軍、新四軍的抗日鬥爭,在她和中共黨員們的努力下,救護總隊向抗日根據地輸送了大量醫藥器材,20余支醫療隊以及數名外籍醫生去往延安及敵後抗日根據地進行醫療、救護工作,其中就有人們熟知的白求恩大夫。
“中國部隊所能到的地方,我們中國紅十字會救護人員也應該能到的;你們到哪兒,我們也跟到哪兒去!”救護人員用汗水與鮮血,兌現了這句重愈千斤的承諾。
林可勝首創了精幹、高效、靈活、分散的流動救護系統,100多支小型的流動醫療隊,配上擔架人員和醫療器材,機動地隨軍移動,就地搶救前線傷兵,此舉會讓醫護人員直面戰火甚至付出生命,卻讓千千萬萬戰場中的傷兵得到了及時救護。
救護總隊的足跡遍及各大前線戰區,他們走過無路區,深入抗日根據地,他們遠赴印緬支援,哪戰役打響,哪就活躍著他們的身影。
條件艱苦,他們因陋就簡,自製醫療器械和設備,發明滅虱治疥裝置,在軍中大範圍推廣。
他們還全力開展平民的衛生與防疫工作,本著人道主義精神救治戰俘,在艱苦的歲月裏,把“救死扶傷 博愛恤兵”的宗旨,貫徹于每一次救護工作中。
這些數字統計了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在那崢嶸歲月裏所做的主要工作,卻難以完整地記錄救護總隊從成立伊始到完成歷史使命的艱難付出,幾千救護隊員為了和平,為了抗戰勝利,獻出了青春、血汗甚至生命。
在圖雲關,成千上萬名傷病員得到良好的醫療和護理;來自世界各地的援華醫藥物資經圖雲關源源運往抗日前線;上萬經過培訓的戰時醫護人員從圖雲關奔赴抗日戰場;晝夜不停地在炮火紛飛的抗日前線搶救負傷官兵。圖雲關培養出的現代醫療人才也成為中國的醫療衛生事業的新生力量。
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圖雲關不會忘卻那六載烽煙的血與火,不會忘卻那先後來到圖雲關的8000多個名字組成的抗日救護群體,不會忘卻更多紀念碑上沒有鐫刻名字的英烈!
他們用仁心仁術,成就了中國的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不可忘卻的傳奇,書寫了一個大大的紅十字,折射著人道主義的光輝,永遠矗立在人民心中!
銘記歷史,面向未來,中國人民對人類和平的嚮往和堅守不會改變。國際主義、愛國主義的精神將不斷鼓舞后來者前行,中國人民將一如既往同各國人民攜手努力,為世界人道主義事業做出貢獻,為創造人類美好未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