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建好“科技地標”為創新發展添動力
來源:貴州日報  |  2022-01-24 09:39:07

  在國家石漠化防治工程中心的動物生態監測實驗室裏,一排排溫暖的白熾燈,炙烤著金屬漏斗裏從全省各地取回的土壤樣品。在形形色色的泥土中,蘊含著肉眼無法看到的細小土壤螨,在光熱的烘烤下,它們會順著漏斗的導管,落入底部的托盤中,與土壤分離……

  小小的“生機”裏,飽含著大地的秘密,等待研究人員探索和發現。借助顯微鏡,中心陳滸教授團隊通過對這些生物群落結構的研究,可以觀察到石漠化生態恢復過程中的特徵,為石漠化治理技術提供理論支持。

  “中國南方喀斯特以貴州高原為中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最集中連片的喀斯特生態脆弱區,是喀斯特發育最典型、最複雜、景觀類型最豐富的一個片區,石漠化則是這一地區所面臨的最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國家石漠化防治工程中心主任、貴州師範大學喀斯特研究院熊康寧教授説。

  國家石漠化防治工程中心是貴州的一個“科技地標”,類似實驗場景僅僅是科研人員的日常。

  2013年,貴州師範大學組建的國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科技服務,為貴州水土流失調查、草地清查、生態移民,以及全省5個地(州、市)58個縣(市、區)石漠化治理規劃等提供技術支持,並從世界自然遺産視角論證了中國南方喀斯特、赤水丹霞和梵凈山的突出品質和顯著的全球價值,為世界自然遺産成功申報與保護提供了科技支撐。

  在工業領域,作為甕福集團承建的中低品位磷礦及其共伴生資源高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貴州省磷資源高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中低品位磷礦選礦技術、磷礦伴生氟回收利用技術等技術得到廣泛應用,部分已向行業及海外轉讓,其中“濕法磷酸高值化與清潔生産的微化工技術及應用”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甕福的技術特色,在於針對不可再生的磷礦資源開展‘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系統研究。”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科技平臺運行主管楊帆説,通過創新體系建設,貴州省磷資源高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著力解決中低品位磷礦選礦難、伴生資源利用率低、磷石膏等廢棄物難以治理等瓶頸問題,並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在農業領域,乾淨茶是貴州的響亮品牌。“貴州茶十年農藥殘留檢測,沒有超標情況發生,實驗室致力於支撐中國面積第一的貴州生態茶可持續發展。”貴州大學教授、貴州省精細化工重點實驗室核心成員陳卓説,由貴州大學校長宋寶安院士領銜構建的“生態為根、農藝為本、生防為先”綠色防控技術體系,團隊在43個茶葉主産縣推廣應用1410.84萬畝,實現經濟效益113.18億元,培訓農技人員和農戶61360人次。

  貴州省精細化工重點實驗室成立於1997年,2010年獲批為綠色農藥與農業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立足植物保護學科前沿,貴州省精細化工重點實驗室針對重要糧經作物的重大病蟲害開展研究。”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吳劍説。

  “苗族醫藥是民族藥中的傑出代表,是我國醫藥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立於2014年9月的國家苗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貴州益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為依託單位,貴州醫科大學和貴州中醫藥大學為共建單位,設有資源與方藥研究、品質控制研究、新製劑研究、藥理毒理研究、工程技術研究5個研究功能單元。

  “在解決産業共性關鍵技術、凝聚培養優秀科技人才、建設公共技術平臺等方面,中心發揮了示範作用。”國家苗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何鳳慈説,在解決産業共性關鍵技術、凝聚培養優秀科技人才、建設公共技術平臺等方面,中心發揮了示範作用。

  科技創新是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關鍵一招。目前,貴州建成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達到65家,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到148家。貴陽大數據技術創新試驗區建成16個集聚區(基地、中心),省級以上高新區實現市(州)全覆蓋,省部共建藥用植物功效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公共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批建設。

  “建好平臺‘集團軍’,培育戰略科技力量、集聚優質科技資源,是貴州科技創新著力點!”貴州省科技廳戰略規劃處處長陳積説,科技創新平臺是圍繞國家和省戰略需求以及産業創新發展需要,開展基礎研究、行業産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産業化、科技資源共享服務、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等科技創新活動的重要載體,是區域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貴州省科技廳日前發佈的《關於發揮科技創新關鍵和中堅作用圍繞“四新”主攻“四化”的實施方案》指出,2025年,貴州將著力建成一批具有“科技地標”特點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科技創新平臺,為貴州創新驅動發展增添動力。(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淩)

編輯:羅淼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