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創新釋放新動能 助力新型工業化
來源:貴州日報  |  2022-01-25 08:54:38

  在充滿轟鳴聲的車間內,巨型機器用鋼鐵巨爪將煅燒好的鋼材放置在平臺上,厚重的液壓機鍛錘沉沉下落,一件環形金屬製品初見雛形……1月13日,記者來到貴州航宇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這裡所使用的“大型複雜異型環件成形成性一體化軋製關鍵技術”,廣泛用於民用航空發動機的機匣生産。

  作為航空發動機的關鍵部件,機匣不僅結構複雜、精度要求高,還要能夠經受極端溫度、壓力條件的考驗。“由於鍛件一次成型,大量節約生産過程中貴重材料消耗。材料的利用率從3%至10%,上升到25%至30%,有效降低生産成本。”貴州航宇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董事、副總經理劉朝輝説。

  具有這樣的核心技術,得益於公司長期堅持的科技創新戰略。據介紹,該公司每年組織技能人才能力測評,將技術水準與收入待遇直接掛鉤;通過招人引智,配套人才相關激勵政策,讓“外腦”安心落戶貴陽。劉朝輝説,通過不斷提升研發實力,公司在産品製造過程的數字化、智慧化等方面取得了較大突破,成為國內航空鍛造領域的骨幹企業。

  “圍繞‘四新’主攻‘四化’,不斷加強重點領域技術創新、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健全開放式創新體系,服務新型工業化。”貴州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廖飛説,貴州堅持“項目為王”,加快推進公共大數據、智慧採掘、智慧釀造、智慧建造、新能源電池材料重大科技産業工程,堅決打好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讓傳統優勢産業“長板更長”,新興優勢産業“頂天立地”。

  在貴州安晟能源有限公司黔西青龍煤礦,長約15米、重達80噸的智慧採煤機在煤層工作面上來回切割,通過自動傳送帶,源源不斷地將煤炭輸送至儲煤倉內。企業調度監控中心,整個礦場生産情況及設備參數實時顯示在大螢幕上,井下整個生産過程實時監控。

  貴州安晟能源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孔慶軍説,貴州是率先全面實施煤礦智慧機械化升級改造的省份,煤礦智慧化解決了煤礦産業面臨的技術水準低、生産效率低、安全水準低的三大問題。

  青龍煤礦生産副總經理楊佳鑫介紹,通過採煤工作面智慧化系統建設,採煤機可以根據技術人員的1次操作,自動進行之後多次的“記憶割煤”;礦井下的液壓支架能夠自動跟機移架,保障安全的同時兼顧生産效率;智慧化自動噴霧裝置能夠及時提供降塵措施,減少工作環境污染,未來公司還將利用5G網絡技術提升掘進機遠程智慧化水準。

  在貴州振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貴陽生産基地,一盤盤灰黑色的粉末狀材料,按照比例精確調配,通過自動回轉線傳送至窯爐內部烘烤。狹長的窯爐分為不同溫區,粉末狀材料在高溫的炙烤下燒結成塊,工人嚴格按照流程,將成品再重新粉碎、再次燒結、再次粉碎……在3次反復“錘鍊”後,産品性能更加穩定,最終形成鋰離子電池生産所需的正極材料。

  “相比傳統的正極材料,振華新材開發的一次顆粒大單晶材料晶體粒徑更大,在産品的結構穩定性、高低溫循環性、安全性方面具有突出優勢。”該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王敬説,經過十餘年的生産實踐和技術創新,公司成功發展出一系列具備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已成為國內多家知名電池企業的重要供應商,年産量達5萬噸。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將有力推動整個産業體系的延伸,實現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貴州省地礦局一0二地質大隊總工程師劉志臣説,科技人才要更好發揮創新驅動發展的作用,扭住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解決核心技術問題。

  通過技術創新為産業提供支撐,劉志臣團隊新發現隱伏大型錳礦床2個、中型錳礦床1個,新增錳礦資源量7700萬噸,潛在經濟價值約500億元,遵義錳礦也被列為“十四五”國家能源資源基地之一。

  近年來,貴州不斷加大科技供給,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環境,不斷培育和激勵各行各業科技人才,為新型工業化提供智力支持,真正把各路英才集聚到推動貴州高品質發展的熱潮中來,努力讓貴州成為全國最有吸引力、凝聚力的人才高地之一。(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淩)

編輯:羅淼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