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區域創新能力綜合科技創新水準均提升2位 大膽試大膽闖主動改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來源:貴州日報  |  2022-02-18 09:23:31

  數據顯示,2021年,貴州區域創新能力、綜合科技創新水準提升2位,分別為全國第18位、25位;研發投入強度連續五年增長,達到0.91%;高新技術産業産值5334.02億元,同比增長16.8%,2020年和2021年平均增速10.8%。

  近年來貴州堅持科技為先,發揮科技創新的關鍵和中堅作用。提出奮鬥目標:到2025年,力爭區域創新能力進入全國前15位、綜合科技創新水準進入全國前20位,2030年建成特色科技強省。當前,貴州積極落實“科技入黔”等舉措,培養和吸引科技人才驅動創新,深化科技改革從技術攻關領域拓展到科技管理領域,利用新技術發展高新企業,為開啟高品質發展新的“黃金十年”提供科技支撐。

  向青年科研人員傾斜激發創新活力

  元宵佳節,實驗室依然忙碌。在貴州大學綠色農藥與農業生物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6歲的李虎教授帶領學生緊張地進行實驗,他們正在對“先導化合物”進行研究和篩選,為之後的綠色農藥研製提供基礎材料。

  圍繞農林生物質多步級聯轉化過程中的難題,李虎帶領團隊研發出一系列協同催化轉化新策略,生成了生物質高效定向合成農藥功能分子等高附加值産品,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省部級項目10余項。

  記者從省科技廳了解到,貴州全面取消基礎研究項目申報限項規定,並且在申報上不限定具體領域和方向,加大對青年科研人員的傾斜。明確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資助35歲以下未承擔過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的科研人員,激發青年研究人員的科研活力。

  以“高精尖缺”為導向,2021年,貴州共申報國家及外國專家項目27項,獲科技部批准立項12項,約資助經費287萬元,涵蓋特色農業、大數據、裝備製造、生態環境、衛生健康等重點領域,優化創新生態,為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科技“放管服”改革提升創新水準

  為科技人員從事科研、創新提供好的政策、環境、條件,增強科技人員的成就感和獲得感。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以及近年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突破核心關鍵‘卡脖子’技術的現實需求,為科研機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貴州科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張洪亮説,貴州科學院不斷落實領軍人才、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和特殊人才引培“一人一策、一事一議”政策,發揮重點人才“蓄水池”的平臺作用,推動更多人才進入貴州重點行業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致力成為貴州“科技創新驅動發展高端智庫”。

  2020年,安順市啟動R&D(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提升試點工作,制定出臺投入強度提升三年行動方案,撥付R&D專項補助資金共計1300萬元,累計建成省級以上創新平臺及載體62個,促進全社會創新意識持續增強,創新主體規模快速增長。

  黔南高新區構建“管委會+運營公司”的“區企合一”運行模式,成功納入2021年省級改革試點。去年,黔南高新區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完成130.31億元,同比增長23.84%。

  2021年以來,貴州不斷推進科技“放管服”改革縱深推進,省科技廳權責清單事項,全部實行行政決策、行政執行、行政監督流水線作業,提升科研人員辦事的便利度,優化創新環境。計劃到2025年,貴州區域創新能力進入全國前15位、綜合科技創新水準進入全國前20位,2030年,建成特色科技強省的奮鬥目標。

  增強創新供給培育企業競爭力

  2021年,貴州盤江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發投入38604萬元,研發投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2.06%。

  為解決煤礦安全生産“卡脖子”問題,該公司積極推動國家重點和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建設。去年啟動了“複雜地質條件煤礦輔助運輸機器人”國家重點科技項目和“基於工業互聯網的煤礦智慧採掘技術”省重大科技專項項目。公司積極開展煤炭開採、瓦斯治理、洗選加工等關鍵技術研究,形成了在貴州複雜地質條件下的煤炭開採、瓦斯治理及洗選加工技術體系,取得科技成果及專利241項,獲授權專利205項。

  貴州盤江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徐再剛説,公司通過實施煤礦綜合機械化、智慧化、數字化“三化”升級改造,減少井下作業人員3200人,年降低人工成本近4億元。減少了井下作業人員數量,減輕了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改善了井下安全作業環境。

  貴州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廖飛説,貴州將通過關鍵技術、拳頭産品、龍頭企業和領軍人才“四個培育”,在結構調優、總量做大、龍頭建強、股權化債等方面發揮科技創新的關鍵和中堅作用。預計2025年,貴州通過科技創新為全省地區生産總值貢獻2000億元增量、力爭3000億元,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實現倍增、達到1萬億元,建成一批具有“科技地標”特點的重大項目和科技創新平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貢獻更大力量。(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淩)

編輯:羅淼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