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力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村村“美顏” 處處風景
來源:貴州日報  |  2022-03-02 10:40:19

  前兩年搬到城裏的黔西市大關鎮丘林村村民馮守幫一家,又搬回了村裏發展。問及原因,馮守幫就一句話:“村子變美了,掙錢的機會也多了,可不比城裏差!”。

  2月26日,春光明媚。地處烏江上游鴨池河畔的丘林村,千余畝桃花、李花含苞待放,青瓦白墻的黔西北民居掩映在綠水青山,乾淨整潔的鄉村公路、欣欣向榮的産業讓整個村莊生機勃勃。

  “以前的村子,房前屋後垃圾亂扔、污水橫流,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旱廁氣味大,即便是在夏天,也不敢隨意敞開門窗。”桃花林裏,馮守幫夫婦一邊打理果林,一邊告訴記者。

  過去,因為基礎設施落後、人居環境差,丘林村發展受阻,村民增收受限。“要是可以,誰願意離開故鄉!”馮守幫無奈地説,為了謀生,一家便搬去了城裏。

  丘林村的改變,始於美麗鄉村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村裏硬化了通組路、連戶路,建起了污水處理站和生活垃圾保潔收運體系。村裏的整體環境從臟、亂、差變為潔、齊、美,家家戶戶還在屋子旁打造了小菜園、小花園,處處涌動著蓬勃的生機。

  在美化村莊環境的同時,為了增加農民收入,丘林村還發展了千余畝經果林,全力打造集觀光、休閒、度假、娛樂等為一體的鄉村旅遊景區,每年吸引上萬遊客前來旅遊觀光,形成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格局。

  “村莊美了,遊客多了,現在隨便做點啥都能掙錢。我家桃樹、李樹、櫻桃樹共3畝多,果子每年輕輕鬆鬆就能賣上萬元。”馮守幫樂呵呵地説。

  改善人居環境,是鄉村振興的一場硬仗。為了打好這場硬仗,近年來,貴州通過治垃圾、治污水、治廁所、治村容村貌、治陳規陋習,逐步實現由從“一片美”向“整體美”、從“外在美”向“內在美”、從“一時美”向“持久美”的提質轉型,農民群眾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持續提升。

  “清”面子,將垃圾一掃到底。2021年,為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鳳岡縣14個鄉鎮所有行政村全部實現生活垃圾收運全覆蓋,破解了農村“垃圾圍村”現象;清鎮市為9個鄉鎮3個街道辦181個行政村,配備垃圾清運車93輛,並通過GPS對行政村垃圾收集點進行數據管控……

  “美”裏子,結合實際做出特色。松桃自治縣迓駕鎮通過興建鄉村文化設施和活動場所、強化教育引導等,推動鄉村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好風尚;玉屏自治縣突出內外兼修,推進“最美庭院”創建,讓鄉村有“面子”、有裏子……

  “管”長效,把環境整治成果長期保持下去。錦屏縣銅鼓鎮實行“一週一調度,一月一排查,一季一評比”的長效管理機制,積極營造“人人參與,熱愛家園,扮靚鄉村”的良好氛圍;水城區探索實行村莊保潔市場化、專業化和社會化,推動村莊保潔和農村廁所一體化運維,提升管護水準……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全省99%的村莊組織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村莊清潔行動,累計發動農民群眾投工投勞414萬人次,清理農村生活垃圾74.4萬噸,清理村內溝渠6.4萬公里,開展進村入戶宣傳教育73.9萬場次。同時,通過健全保潔隊伍、完善保潔機制等舉措,確保村莊常年保持乾淨整潔有序,避免反彈。

  宜居、宜業、宜遊的農村新風貌,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釋放的“紅利”。如今,貴州各地呈現出一幅“村村換新、處處皆景、景景如畫”的生動圖景,有“顏值”、有“氣質”,更成為推動鄉村振興、實現富民增收的強大動力。

  新國發2號文件,也裝著濃濃的“鄉愁”,為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供了重大政策機遇。文件明確提出:“要接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因地制宜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推動民族村寨、傳統村落和歷史文化名村名鎮保護髮展,創建一批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鄉鎮、示範村。”

  搶抓機遇謀新篇,煥然一新再出發,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在黔貴大地徐徐展開。(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吳傳娟)

編輯:羅淼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