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打造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 打通轉化渠道 推動産業變革
來源:貴州日報  |  2022-06-23 10:34:57

  “黔芋7號”填補了貴州省國審馬鈴薯品種的空白;“黔油早1號”“黔油早2號”解決了貴州油菜生産茬口矛盾;“油研50”成為長江流域市場油菜主推品種;黔莓系列草莓品種結束了貴州省無自育草莓品種的歷史……

  一代代農科人耕耘在科技興農的田野上,一個個標誌性農産品在山地貴州生根發芽。

  2009年至今,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組建了肉牛、蔬菜、中藥材、水稻、特色雜糧、油菜、馬鈴薯、茶葉、精品水果、生豬、特色水産、辣椒、食用菌、生態家禽等17個省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各體系針對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不暢、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的難題,從研發到市場各個環節進行技術攻關,共研發117個新品種,獲各類技術專利145件,編寫各類技術標準、規程120余項,體系下的産學研銜接越來越精準,科研機構、農業專家與服務對象合作越來越緊密,為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支撐戰略行動持續發力。

  【推廣】

  “薯—稻輪作”高效栽培技術助農增收

  “今年從種到收都有基地專家到現場指導,他們在容易發病的季節提供防病方案和指導打專用農藥,病蟲害一直控制得很好,每畝能賣6000來塊錢。”近日,貴州省馬鈴薯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人員到荔波縣小七孔鎮和平村豆村壩測産,農戶羅顯幫種植的馬鈴薯畝産達到6000斤,産量比去年差不多翻一倍。目前馬鈴薯行情是每斤1元的出土收購價,賣了好價錢讓他很高興。

  他口中的基地就是荔波縣馬鈴薯省級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展示基地,該基地去年冬天在豆村壩推廣“薯-稻輪作”種植模式,幫助薯農增産增收。

  去年以來,在省農業農村廳農業科技發展中心推動下,省馬鈴薯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荔波縣農業農村局聯合建設該基地,打造出“基地+專家+基層農技人員”組織方式,把“薯-稻輪作”高效栽培技術通過培訓,使經驗型傳統農民變為技能型現代農民,讓農業企業提升科技含量,打通了農業科技落地應用最後一公里。

  “第一年的11、12月播種馬鈴薯,第二年的4、5月收成後,可以接茬種植水稻,從而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農民收入。”省馬鈴薯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范士傑研究員道出“薯-稻輪作”種植模式的成效。

  “今年3月氣象預測當地容易發生晚疫病,基地迅速派出農業技術人員到各種植戶家中提醒,還送去了專門配製的農藥並指導使用方法。”省馬鈴薯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荔波縣試驗站站長、基地負責人蒙懿説,晚疫病很容易導致馬鈴薯絕收絕産,試驗站及時跟蹤監測當地馬鈴薯種植生産情況和氣候情況,避免了損失。

  荔波縣馬鈴薯省級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展示基地附近農戶運用“薯-稻輪作”模式種植冬季馬鈴薯,從選種、種植、病蟲害防治、施肥到最後採挖工作都得到技術支撐。該體系已經將這一模式推廣到全縣大部分馬鈴薯種植區。

  【研發】

  撬動“貴州綠茶”全産業鏈提質升級

  30年蒐集茶樹種質資源,“育繁推”一體化推廣黔茶系列良種。這是貴州省茶葉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資源育種功能室主任、省農科院茶葉育種專家、研究員陳正武為提升“貴州綠茶”核心競爭力所付出的驚人之舉。此舉改變了貴州茶産業品種長期依賴從外引進的局面,助推貴州茶産業走個性化特色發展之路。

  農以種為先,豐富的種質資源是培育優良品種的物質基礎。上世紀90年代末,陳正武在一次資源清理中發現,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保存茶樹種質資源稀少,不到100份。他立即意識到茶科所種質資源匱乏的殘酷事實。於是,他決定獨自前往省內茶樹樹種多、茶園面積廣的地方收集茶樹種質資源。日復一日,他的足跡遍佈湄潭縣、花溪區羊艾農場、清鎮市中八農場、平壩區、貴定縣等茶産區,收集古茶樹品種、地方珍稀品種的優良變異單株,進行扦插繁殖保存。

  陳正武及其團隊收集、保存、創制的茶樹種質資源達3263份。利用這些資源,通過種質評價,可以挖掘出大量的優異性狀植株,為培育優良品種打下良好基礎。在此基礎上,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在貴陽市花溪區建設了茶樹種質資源圃,是目前貴州省保存茶樹種質資源最豐富的基因庫,資源保存量居全國第三。陳正武也因此挑起了農業基礎性長期性科技工作國家作物種質資源數據採集的重擔。

  提高茶葉的品質和市場競爭能力,源頭是培育良種。2019年以前,貴州缺乏既具有自主産權又適制優質綠茶的無性係茶樹良種,産品自主特色體現不足。為此,陳正武進行了大量的種質評價,挖掘了一批優異種質並開展雜交育種,創制了大量的育種材料,為品種改良和新品種培育做出大量的基礎工作。

  “在湄潭苔茶群體種植茶園裏,我先挑選優良單株,試驗發芽時間、抗凍性、區域適應性等表徵,再進行移栽,經過多年試驗最終選育出成長快、持嫩性好、綠茶花香更突出的新品種‘黔茶1號’。”陳正武説,在滿足高標準種植條件下,“黔茶1號”可實現一年種、兩年採、三年盈利的好效果。

  選育一個優良茶樹品種的過程很漫長,要經過10餘年甚至20餘年的技術攻關。陳正武主持培育出“黔茶1號”“黔茶8號”“黔茶10號”等4個非主要農作物國家登記品種,為貴州省打造“貴州綠茶”公共品牌提供了本土自育品種支撐。

  為更好地推廣黔茶優良品種,在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支持下,陳正武帶領體系科技人才,打造黔茶系列“育繁推”(茶樹種培育、茶苗生産、市場推廣)一體化推廣模式,在省內10余個試驗點開展試驗示範,帶動茶企、茶農種植黔茶系列品種。

  目前,黔茶系列品種累計在省內推廣超過40萬畝,佔全省茶園面積的比例逐年提高,在廣西、廣東、雲南、重慶、湖北等省外茶區已經引種成功,“黔茶1號”“黔茶8號”成為貴州調整優化茶樹種植品種結構提質增效的主推品種,正在撬動“貴州綠茶”全産業鏈提質升級。

  【應用】

  工廠化栽培保障紅托竹蓀生産供應

  近日,在劍河縣貴州建江菌業有限公司紅托竹蓀工廠化栽培試驗示範種植基地21棟出菇房裏,開啟了紅托竹蓀的週年生産供應模式。

  該廠房共種植菌棒約18萬棒,目前已進入出菇管理期,菌絲生長良好,將在3個月後完成出菇,采收後可進行第二輪種植。相比傳統種植,在工廠化栽培條件下,出菇不再受高溫、低溫天氣影響,每年可收三茬。

  工廠化栽培既能節約土地,還能提高産量和保證品質。

  2021年至今年5月,為助推劍河縣打造“全省中高端食用菌生産大縣”,貴州省食用菌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省農科院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為解決當前食用菌産業轉型升級的諸多難題,聯合貴州利康農科技有限公司、貴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貴州建江菌業有限公司建立了紅托竹蓀工廠化層架式栽培試驗示範種植基地。該基地每個菇房搭建有6層育菇鋼鐵架,種植面積約500平方米,相同佔地面積下,相當於五六個傳統菇房的種植效益。菇房內採用專業控溫、加水加濕、新風照明設備,通過數據監控設備能夠自動化、智慧化操控保證菇房內常年溫度和濕度適宜,突破出菇環境條件限制,提高了紅托竹蓀産能,助推了高端品牌打造和産業提質升級。

  食用菌是劍河縣“一縣一業”主導産業,紅托竹蓀屬於高檔食用菌。“通過調控設備可以控制菇房生長因子在適宜範圍,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省食用菌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辦主任、省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龔光祿介紹,紅托竹蓀發育最適合環境條件是溫度為20-22℃、濕度為85%左右、二氧化碳濃度含量為1200ppm左右。以往傳統菇房,在高溫季節、冬季都不利於實現穩産高産種植,現在智慧菇房能保障出菇整齊、縮短週期、穩定生産。

  在菇房外,自動化技術手段和生産設備助力工人勞動工作效率提升。土壤可以進行機械集中處理與傳輸,菇床上的基土、覆蓋土可以通過自動上料機完成,菌棒擺放可以通過升降機送到規定的位置。完成一個半菇房的種植工作,以往全人工操作需要10來天,現在一組工人借助機器只需要一天。

  “工廠化栽培紅托竹蓀可以大大縮短生産週期,以前從培養菌種到出菇,一年半時間只能收兩茬。”省食用菌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省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副所長朱國勝介紹,通過控制生長時間、出菇季節,還可以錯季生産上市,形成競爭優勢。(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鄒林 段超木)

編輯:羅淼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