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大力實施糧油單産提升行動
來源:天眼新聞  |  2022-09-14 09:10:12

  “三、二、一……開收!”近日,在國家級水稻制種大縣黔東南州岑鞏縣龍田鎮代店村雜交水稻制種産業基地,工人們嫺熟地操作著收割機,開足馬力將一株株顆粒飽滿的稻穗收入袋中。而另一邊,該縣農業農村局的工作人員也正在對剛收割的“荃優1606”水稻進行田間測産。

  “我們採用‘實割實測’的方式,高中低每種類型的田各選取一畝以上進行測産,今天的測産結果是平均畝産達到320公斤,屬於高産。”該縣農業農村局植物保護站站長田勇説。

貴州省大力實施糧油單産提升行動

  民以食為天,糧豐天下安。今年以來,我省深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優化調整種植結構,推廣良種良法良機良地應用,大力實施糧油單産提升行動,力爭糧食平均單産提升2%以上,水稻、玉米、馬鈴薯平均畝産提升3%以上。

  建良田 穩增收有根基

  “這穀子長得不錯,因為蓄水得力,沒有受到乾旱影響,心裏很踏實。”8月28日,在黔西市雨朵鎮土城村,種植戶歐炳德指著自己的水稻田説,現在種地很省心,他一個人就種了12畝。

  雨朵鎮水資源豐富,土地肥沃,地勢平整,是黔西市優質大米生産基地之一。2020年,該鎮將各村零碎田、坡地平整成大田、平地,完善排洪溝、灌溉設施,機耕道修到田間地頭,建設了2000余畝高標準農田。

  “再過不久,這2000余畝高標準農田將迎來豐收,預計畝産水稻620公斤,市場價每公斤3.4元,總産量1240噸,總産值420余萬元。”雨朵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張凱告訴記者,得益於高標準農田的建設,全鎮農田排水暢通,灌水有保障,受旱災影響不大。

貴州省大力實施糧油單産提升行動

  黔西市雨朵鎮高標準農田壩區,水稻陸續成熟進入收割期,一片豐收的景象呈現在眼前。 

  旱能澆、澇能排,是種地的兩大關鍵。相較于一般農田,高標準農田具有耕地品質高、産出能力高、抗災能力高、資源利用效率高等優勢和特點。

  2021年以來,貴州圍繞構建現代農業生産體系,著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現代農業水利工程,將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推進糧食高産穩産、夯實糧食生産的重要基礎,形成高標準建、高標準管、高標準用的農田建設格局,提升耕地品質和産出水準。

  2022年,貴州計劃新建高標準農田260萬畝。截至5月底,共建設高標準農田近95萬畝,為農業産業結構調整、農業産業化規模經營、群眾增收致富創造有利條件。

  如今,高標準農田已成為貴州各地糧食穩産增産的“壓艙石”,持續改善農業生産條件,實現旱澇保收、高産穩産。

  配良法 讓土地“活起來”

  “現場測産結果為加權平均單産827.9公斤,比揭榜指標高出3.5%。”8月24日,在播州區新民鎮,貴州省旱糧研究所、遵義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的專家,對省級“揭榜挂帥”玉米糰隊在當地實施的凈作玉米百畝高産示範地開展臨田測産驗收,結果喜人。

  據介紹,結果喜人的關鍵是採用了“一增五改”高産高效栽培技術,即玉米增密,改大穗型品種為耐密植抗倒高産品種,改單株種植為雙株種植,改偏施氮肥為有機肥和氮、磷、鉀肥配施的方式,改肥料表施為肥料深施,改“秸稈焚燒+淺旋耕”為“秸稈還田+深翻耕+旋耕”,確保了玉米量、質、效同步增長。

貴州省大力實施糧油單産提升行動

  在遵義市播州區新民鎮,貴州省旱糧研究所、遵義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的專家對省級“揭榜挂帥”玉米糰隊,在當地實施的凈作玉米百畝高産示範地開展的臨田測産驗收。

  良田配良法,增糧又增效。今年以來,貴州加強對主要糧油作物新品種創新選育、新技術創新開發和新模式創新推廣的支持。

  壩區保主糧、山區擴優勢、豆薯進林間……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和基層幹部群眾不斷探索實踐,在提高糧食單産、保障初級産品供給上下功夫,讓土地資源“用起來”“活起來”。

  大豆“套”玉米,種出好“豐景”。8月11日,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專家組對石阡縣開展的2022年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進行臨田測産驗收,結果顯示大豆畝産90.25公斤,玉米畝産495.52公斤,取得了“玉米畝産不低於當地當季凈作平均水準,大豆畝産80公斤以上”的預期目標。

貴州省大力實施糧油單産提升行動

  複合種植提高單産水準、套種模式解決“爭地”難題、輪作模式讓土地不再閒置……如今,貴州堅持良種良法相配套,以合理密植為核心,組裝推廣了一批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形成可複製的單産提升模式。

  推良機 向機械要效率

  貴州是西南喀斯特地區的腹心地帶,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呈現“耕地破碎,山高坡陡”的耕地現狀。“地塊小、田坎多、不規則、坡度大”的耕地嚴重制約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如何在丘陵山地條件下通過機械化作業提高糧油作物和特色農産品規模化生産力,降低勞動生産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成為貴州現代山地農業發展的關鍵一環。

  風吹稻浪遍地黃,顆粒歸倉豐收忙。眼下,鳳岡縣進化鎮臨江壩區1000余畝早稻陸續成熟,一台臺大型水稻收割機在田間來回收割。“這個機器的糧倉可以裝1400多斤,10多分鐘就可以收割1畝,一天可以收割30余畝。”進化鎮水稻種植戶朱德毅告訴記者,以前收割1畝稻田需要花費300多元,現在用收割機只需80元。

  近年來,在惠農政策的帶動下,大型收割機、水稻育秧播種機、起壟覆膜一體機等各式各樣的新農具陸續走進鄉村,奏出動人的農耕“交響曲”。

貴州省大力實施糧油單産提升行動

  向機械要效率,向技術要産量。作為國家級油菜制種大縣、水稻和油菜輪作推廣縣,長順縣將農機、農具、技術人員等資源集中起來,組建了縣級農機合作總社,為群眾提供農機代勞服務。

  “我們的雜交油菜種,基本都是採用機械化收割,一台機器一天可以收25畝,相當於100多人的工作量,提升了生産效率,推動油菜水稻接茬復種。”長順縣種植業發展中心主任劉宗朝告訴記者。

  2022年,我省組織實施農機三年攻堅行動,大力推進糧油生産全程機械化、高標準農田宜機化等重點工程,力爭到2024年實現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55%以上。

  倉廩實,天下安。下一步,貴州將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大政治責任,下大力氣提升糧油生産能力、儲備能力和加工能力,提高糧油自給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貴州貢獻。(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吳傳娟)

編輯:羅淼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