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黔南州甕安縣永和鎮以流水生態養魚和特色種植業為抓手,按照“紅岩觀塘流水魚、長嶺木孔稻花香、萍水垛丁辣椒紅、洗馬後壩果蔬甜、白水河畔維C王”的佈局發展特色産業,全面激發村集體經濟活力,成功打響富民增收的“水陸雙響炮”。
永和鎮生態環境好,周邊的泉水和河水等淡水資源豐富,適合養殖生態流水魚。永和鎮紅岩村流水養魚基地負責人何宇看準商機,就地取材,援引山腳下的河水,借助水位差、引流或截流設施及水泵等,使水不斷地流經魚池,由於水流起著輸入溶解氧和排除魚類排泄物的作用,池水能保持良好水質,為魚類高密度精養創造條件,形成生態水循環系統,提高了魚的産值和品質。
甕安縣永和鎮流水養魚基地
“這種養殖模式比傳統模式養的魚要多10倍都不止,傳統模式一畝地只出3000斤魚,我們流水養魚一畝地可以産出30000斤魚,一個池子可以産出5000斤魚。”何宇説。
何宇流水養魚基地的魚類品種以鱸魚、鰱魚、溪石斑為主,通過“訂單式”銷售的方式,打包裝車後發往貴陽、重慶、雲南等地的餐館和商超,年銷售量6萬斤、銷售額達到了100萬。
為了讓流水生態養魚項目更好地發揮作用,助推鄉村振興,何宇和朋友聯合成立了永和鎮紅岩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吸納周邊一批群眾就地務工,共同增收。
紅岩村村委會主任、永和鎮紅岩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婁利友表示,自從合作社成立以來,紅岩村流水養魚規模不斷壯大,每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7萬多元,流水養魚基地建好以後,每年解決群眾靈活就業1000余人次、解決長期穩定就業3人。
“水裏”的産業逐步做大,陸地的産業也不能少。在永和鎮觀塘村,村民張海福用勤勞的雙手打造了屬於自己的肉牛基地,肉牛存欄量200頭,帶動周邊群眾固定就業8人,靈活就業150余人次。
甕安縣永和鎮觀塘村肉牛養殖基地
“目前,永和鎮通過發展肉牛養殖、流水養魚,一方面讓群眾增收致富,另一方面也發展和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鄉村振興,構建形成具有永和鎮特色的産業發展體系。”永和鎮副鎮長王開民表示,下一步,永和鎮將聚焦産業促進鄉村發展,深入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大力發展鎮域富民産業,推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讓農民更好地享受産業增值帶來的實際收益。(文/圖 朱琳 吳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