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於春,致富之路在於勤。走進貴州省黔東南州岑鞏縣天馬鎮苗落村高粱種植基地,2台旋耕機與村民協同作業,進行高粱種植,機械轟鳴聲與村民説笑聲交相呼應,一派繁忙的勞作景象。
農戶正在田間作業
“旋耕機掏溝的行距控制在50釐米左右,大家播種子的株距控制在24釐米左右,撒種子和肥料都要撒在溝裏,而且要保持每個株點一樣多。”苗落村黨總支部書記代星宇説,基於“試驗田”成功帶來的信心,今年苗落村村級合作社發展高粱100畝,帶動群眾發展高粱470畝,選擇優質的産業,不僅能壯大村集體經濟,也能拓寬群眾致富路。
農戶正在田間作業
村民們種植的高粱叫“紅纓子”,是釀造醬香型白酒的原材料,經濟價值非常可觀。“我犁土是260塊錢一天,其他播種、施肥的人是100塊錢一天。”正在手扶旋耕機作業的楊世軍説,種植高粱效益很好、管護簡單,在這裡務完工後,也將利用自家土地種植2畝“紅纓子”。
群眾之所以選擇發展“紅纓子”産業,還得從2022年天馬鎮引進試種植的“紅纓子”“試驗田”説起。基於天馬鎮乾旱少雨、海拔較高的地理環境,2022年,天馬鎮黨委決定在全鎮選擇4個高粱種植基地為“試驗田”,首次試種植“紅纓子”高粱520畝,喜獲豐收,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踐證明,天馬鎮在土壤肥力、氣候、海拔等諸多方面都具備出産優質高粱的條件,是發展高粱産業的理想地。
自2022年天馬鎮“紅纓子”高粱試種植成功後,該鎮將高粱産業作為推動全鎮産業發展的又一引擎,通過“村黨支部+村級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模式,建立了6個村級“紅纓子”高粱種植示範基地,動員農戶積極參與,與貴州省仁懷市豐翼糧油購銷有限公司簽訂了不低於3元每斤的高粱銷售合同,並由該公司提供種植技術指導。2023年,天馬鎮發展高粱種植3500畝,預計産值900余萬元。
農戶正在田間作業
産業發展不僅要“走得快”,而且要“走得穩”。“從走出‘試驗田’到全面推廣,高粱産業在‘生根發芽’的過程中,凝聚了廣大基層幹部群眾的智慧。”天馬鎮黨委書記吳欽明説,基層農業技術人員與各村黨支部結合鎮情實際,充分遵循科學規律,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使“紅纓子”高粱穩穩紮根,成為鄉村振興富民産業。(文/圖 吳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