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場充沛的雨水,為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境內水稻秧苗移栽帶來良好契機,這兩天,修文縣各鄉(鎮、街道)高標準農田基地機械轟鳴,機械化插秧正全面鋪開。
6月6日,在修文縣久長街道清江片區高標準農田,3台移栽機械正來回運轉,忙著耙田、插秧。育好的秧苗一盤盤放入插秧機後,隨著插秧機緩緩前行,就自動一行行整齊地插入稻田裏,幾個來回,一塊稻田就栽滿了水稻秧苗。
移栽機械正在工作中
久長街道清江片區高標準農田有961畝,是目前貴州省單體面積最大的高標準農田之一。去年冬季以來,在省農業農村廳指導下,清江片區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旱改水”800余畝,將以前種植低效玉米的小土坎改造成適宜機械化耕作的大田塊。同時,清江片區建設田間道路11.2公里,維修泵站兩座、新建1500立方米高位水池1個,並配套上水管道4960米、灌溉配水管網17.95公里。今年,清江片區高標準農田正式投用,全面進入插秧階段,正通過機械化插秧和人工移栽相結合的方式,種植當地特産——紅米。
久長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蘇思鵬説:“下一步,我們將用好給排水系統,做好防災減災,確保現在已播種的961畝高標準農田穩産豐收。同時,我們將培育一些新型經營主體模式,比如依託村集體,打造紅米品牌,把紅米推向市場;我們這兒田園風光如畫,很多露營愛好者都很想來這個地方露營,我們可以開發一些旅遊新業態,可以推進稻田養魚,下一步到我們這裡來露營的遊客,可以品嘗我們的稻花魚燒烤。”
去年以來,修文縣採取政府主導、黨支部主推、農民主體的“三主模式”,以壩區、兩區(糧食功能區、主要農産品保護區)為主戰場,按照“三改”(坡改梯、旱改水、瘦改肥)、“四化”(規模化、標準化、宜機化、設施化)要求,新建成高標準農田3萬畝。
高標準農田基地
今年,修文縣計劃種植水稻3.6萬畝,前期因為持續乾旱少雨,導致栽秧期較往年推遲了10天左右。這幾天,隨著雨季到來,修文縣積極搶抓有利時機,組織農機專業合作社和農戶及時插秧。
修文縣農業農村局農機中心主任牛晉國説:“我們縣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機專業合作社和農戶,搶抓季節進行打田移栽。目前,已經完成水稻移栽20000畝左右,機械化移栽2000余畝。為水稻秧苗移栽,我們投入各類灌溉設備700多臺(套),投入耕整地設備、播種設備、移栽機械等10000多臺(套),計劃在六月中旬全面完成移栽任務。”(文/圖 姜繼恒 查姜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