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寨為背景,田園為舞臺,萬人齊唱侗族大歌—— 擁抱非遺 貴州美景再“出圈”
來源:貴州日報  |  2023-06-15 11:40:14

  6月9日至11日,由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黔東南州文體廣電旅遊局、黔東南州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黎平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貴州省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暨非遺購物節系列宣傳展示活動在黔東南州黎平縣肇興景區舉辦。

  在“侗族大歌·唱遊肇興”田園展示活動中,來自黔東南州8個縣(市)100多個村的3000余名侗族歌手與當地7000余名侗族群眾,齊唱被譽為“天籟之音”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侗族大歌,在侗寨田園裏展示多彩非遺魅力。

  侗族歌手們身著節日盛裝,以侗寨為背景,田園為舞臺,分成多個聲部唱響《蟬之歌》《十二月勞動歌》等曲目。《蟬之歌》優美動聽的旋律,時而如蟬之鳴唱,時而像清泉流水。《十二月勞動歌》則將侗族群眾一年四季勞作場景用歌聲進行演繹。萬人齊唱侗族大歌不僅用歌聲講述了傳承千百年的民族文化,更唱出了侗族群眾新時代的幸福生活。

  “我們當地的侗族同胞大多會唱侗族大歌,我從小就跟著奶奶學習,所以這次參加活動。看到這麼多遊客觀看我們的表演,給我們掌聲,我覺得更有責任把侗族大歌傳承下去。當前我就在教我的小孩唱侗族歌曲。”肇興鎮肇興村村民吳先義説。

  據介紹,侗族大歌以模倣鳥叫蟲鳴、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為主要特色,歌頌自然、勞動、愛情、友誼,展示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之美,“歌養心、飯養身”,侗家人以歌為精神食糧,陶冶情操。“萬人合唱活動既展示出侗族群眾在勞動中唱歌,在唱歌中勞動的民族文化,也展示出了侗族非遺文化在傳承中保護,在保護中得到傳承的實際情況。”黔東南州文物局局長、“侗族大歌·唱遊肇興”田園展示活動組組長楊國祥説。

  活動中,除了能感受侗族大歌的天籟之聲,還有來自8個縣(市)的侗族、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組成的13支隊伍在肇興主街上舉行巡遊活動,展示他們的民族服飾、樂器、銀飾、習俗等,吸引了眾多遊客駐足觀賞、拍照。

  “民族歌曲太好聽了,民族服飾太美了。”來自江蘇省南京市的遊客陳安瀾興奮地説,她第一次看到這麼多人身著民族服飾同唱民族歌曲,十分震撼。

  萬人侗歌嘹亮,醒獅粵劇登臺。活動期間,侗族大歌和粵劇兩種傳統藝術形式在同一舞臺上相聚,為觀眾獻上了一場“跨界演出”。據悉,侗族大歌和粵劇都是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表演間隙,兩地演員互相交流舞臺經驗,都希望通過演出,讓更多的人認識和關注侗族大歌和粵劇文化,了解其歷史背景和意義,珍惜和保護這些“財富”。

  “有幸在美麗的侗寨與侗族同胞同臺演出,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這不僅是兩種傳統藝術的碰撞和交流,也是對文化遺産的保護和傳承。”佛山粵劇傳習所演員裴小明説,雖然侗族大歌和粵劇粧式不同,語言不同,但目的都一樣,通過舞臺將故事更好地呈現給觀眾。

  觀眾紛紛表示,演出體現了不同文化之間的包容和交流,讓人感受到兩地文化的博大精深。“我用手機拍攝了很多照片和視頻,通過朋友圈分享給親友們,獲得非常多的點讚。”來自廣東省廣州市的遊客胡偉欣説。

  “這次同臺演出搭建了交流紐帶橋梁,促進了文化交流。貴州的非遺文化傳承得非常好,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借鑒。”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廣東佛山茶基十番何廣義堂表演隊領隊何漢沛説。

  活動還舉辦了貴州省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暨非遺購物節系列宣傳展示。其中,“見·源—藍靛染/香雲紗”時尚秀吸引了眾多遊客。

  “見·源—藍靛染/香雲紗”時尚秀以佛山香雲紗染織技藝與侗族藍靛染技藝産品為主要體現內容,展現了服飾、絲巾、披風等時尚産品,上演了一場民族文化與現代設計相結合的T臺秀。

  “香雲紗染織技藝與侗族藍靛染技藝相遇,讓我們感受到了非遺技藝經過時代的洗禮依舊閃耀傳統的光輝。”佛山市藝術文化創新協會會長林文彬説,希望活動的舉辦能為更多的企業提供靈感以及平臺,將“文化”變成“産業”,在傳承文化的同時,為群眾帶來致富增收機遇。(黎平縣融媒體中心 梅家斌 張家華 陸玉勇 郭正芳)

編輯:羅淼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