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六盤水市水城區堅持弘揚民族團結主旋律,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導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營造了各族居民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氛圍。
搭建交流平臺,實施各民族青少年交流計劃。結合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成長地域的青少年群體特點,建立各族青少年“三交”長效機制,完善教育、培訓、實踐三個平臺,分級分類抓好對各族青少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融入全區中小學社會實踐課程,實現課程融入全覆蓋。在全區開展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合唱比賽、書法比賽、中小學生足球聯賽等豐富多彩的賽事活動28批次113場次,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于各族青少年心中。推薦各民族青少年參加全國各族青少年同心營貴州分營活動,與大連市、中山市365中小學結成“結對幫扶校”,組織雙方學校青少年參加少年宮、夏令營等體驗式交流活動,讓各族青少年深刻感知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生的歷史性變化,各族群眾精神面貌更加自信自強的變化,各民族團結和諧親如一家的變化。
優化社會治理,實施各民族互嵌式發展計劃。紮實做好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管理服務,與江蘇省錫山區簽訂了紅石榴就業行動協議,探索以“保障勞動者權益、維護穩定、改善民生、增加和諧”為目標的對接聯繫機制,為少數民族融入城市、安居樂業創造了更多更好的條件。加快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將阿婁社區、住武社區等13個社區打造成多民族、嵌入式社區。讓各族群眾在就業創業、社會保障、就醫就學等方面享受均等化、同城化政策。不斷提升基層養老、醫療、托幼等服務能力,健全基層服務體系,打破空間壁壘,變“小聚居”為“大家庭”,變“小家園”為“共同體”。在沙龍社區率先開展“社區黨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圍繞新市民、新業態、新治理“三新”發展,建立民族之家、百姓大舞臺等活動陣地,舉辦具有社區特色、群眾參與性強的民族團結主題活動,真正實現志願相助、鄰裡互助,幹群相融、民族相融。
推動旅遊發展,實施旅遊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水城區充分利用民族文化、歷史文化、三線文化等特色文化資源,建設一批凸顯文化主題的特色商業街、步行街、住宿、餐館、旅遊商店,聚力打造了一批涼都菜、名小吃、特色旅遊商品。將野玉海度假區、百車河景區、米籮水上樂園等旅遊目的地打造展示中華民族大家庭形象的重要窗口。將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元素、文明禮儀、傳統技藝融入景區旅遊經營管理,打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舞臺。全年接待遊客人次、旅遊總收入同比增長10.02%、10.08%,各族群眾在這裡實現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陳繼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