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畢節:苗繡出山 興文富民
來源:農民日報  |  2023-06-27 16:48:40

  烏江一路奔騰,烏蒙山逶迤向前,峽谷壯美,如詩如畫。青山綠水間,孕育出苗族傳承千年的文化瑰寶——苗繡。

  盛名之下,苗繡也不斷遭遇著挑戰。例如,長期以來苗繡關注度低、市場接受度不高,如何能在發展中得到保護?傳統苗繡民族色彩濃郁,如何適應不斷迭代的消費潮流?苗繡等非遺項目積極跨界、擁抱時尚,是否會消解傳統民族文化的內核和價值?民族瑰寶如何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2021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畢節考察時專門指出,要把包括苗繡在內的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好、發展好。兩年多來,苗鄉群眾將習近平總書記的叮囑牢記心間,以苗繡為代表的傳統民族文化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從生活到生産:“繡”出苗鄉新氣象

  有人説:苗族的歷史就穿在身上。由於沒有文字,服飾上的刺繡就成為苗族同胞傳承文化的載體。從創世神話到英雄史詩,從山川河流到草木畜禽,從歷史到生活,苗繡就是一部苗族的百科全書。

  長期藏之深山的苗繡如何走向世界大市場?2006年,苗繡被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與諸多非遺項目一樣,工業文明和消費主義的侵蝕,身懷手藝的繡娘們紛紛離開大山外出務工,苗繡和其所處的千年苗鄉,一度面臨著同樣的發展困境。

  作為地方民族服飾,苗繡有沒有可能走出大山、走向普通消費者?2015年,帶著如何在發展中保護苗繡的思考,畢節市苗繡非遺傳承人彭藝考取了貴州民族大學民間美術專業的研究生。走出大山的彭藝等傳承人開始尋找傳統苗繡與現代審美結合的路徑。

  消費時尚有迭代,但美的內核是普遍存在的,關鍵在於推動苗繡藝術與消費需求精準對接。返鄉後的彭藝對發展苗繡燃起信心,開始帶領村裏的姐妹共同發展苗繡産業。從過去埋頭織布不問世事,到如今研究傳統、深挖市場,用消費需求牽引生産。隨著越來越多消費者通過“彭藝們”關注到苗繡,村裏的繡娘們又逐漸多了起來,傳承千年的“指尖技藝”開始變成了“指尖經濟”。

  “從自給自足的生活用品轉型為普適性消費品,才是對苗繡文化更好的傳承和保護。”畢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網信辦主任周傑表示,為了傳承和弘揚苗繡這一優秀傳統文化,畢節市積極鼓勵傳承人採取家庭式、師帶徒、建工坊等方式開展苗繡技藝傳承。

  如今,彭藝在黔西市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立了彭藝工作室,帶領大家在家門口就業,培訓500余人,簽約50余名繡娘,每人每月平均收入2000余元。

  同樣的振興故事發生在化屋村。“有黨組織給咱兜底,咱就帶領鄉親們一起幹!”曾在沿海服裝廠工作的楊文麗回憶,當年只是想回家自己弄個“小作坊”,沒想到村裏不僅提供了免費車間,還可以義務幫助培訓繡娘,更有貸款貼息扶持……

  通過將傳統苗繡與現代時尚元素相結合,化屋村的古老苗繡煥發出蓬勃生機。2022年,楊文麗所在的化屋村苗繡車間銷售額達188萬元,帶動當地數十名繡娘返鄉就業。

  過去繡娘住在大山裏,是不得不困守大山的無奈;如今留在大山裏,擁有的是歸去來後的安定與從容。

  從傳統到時尚:煥發苗繡生命力

  苗繡存在了上千年,卻長期藏在深山人不知。當關注的目光重新聚焦,苗繡今後的路該如何走?

  受訪的繡娘普遍認為,傳統的苗繡以手工為主,紋飾花樣繁複、民族風格濃郁,但有耗工費時等弊端,最重要的是,很難為普通消費者所接受。

  無法普適於日常生活,這就使苗繡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工藝品少量存在、脆弱延續,難以在廣泛使用中得到傳承保護。

  從自給自足走向規模生産,從恪守傳統逐步擁抱市場,是當下苗繡不得不走且必須走好的一條路。

  “時尚就意味著可以擁有廣泛的市場。”楊文麗堅定認為,苗繡應從製作傳統服裝向輸出苗繡産品和苗繡元素轉變。

  除了傳統的純手工刺繡精品外,貴州繡娘還針對遊客推出了諸多文創産品,例如熱銷的蠟染艾草香包,融合了漢族元素和苗族元素的T恤、手提包等。來訪遊客常常在苗繡産品前駐足,被繡娘精湛的針法、亮麗的色彩、精巧的創意深深吸引。

  在織金縣大寨村,苗族刺繡蠟染非遺傳承人蔡群同樣在時尚的道路上探索。她注意到,現代服裝在設計和實用方面更易被消費者接受。通過與上海的時裝企業合作,蔡群推出蠟染魚紋刺繡的床單、被罩、枕套、絲巾等産品,廣受消費者青睞。

  就這樣,苗繡元素結合時裝、民族文化跨界時尚,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蔡群聯合繡娘和電商平臺合作設計,推出更多具有苗繡風格的腰封、禮帽、盤繡雙肩包等爆款商品,吸引了很多年輕用戶。她用洋蔥染出浪漫的紫色,用杜鵑花染出美麗的粉色,多彩苗繡蠟染産品受到國內外消費者點讚。

  此時,質疑聲也隨之出現。苗繡對時尚和市場的熱情擁抱,會不會使其失去對傳統文化和藝術的堅守?更有發問稱,如此“改頭換面”後的苗繡産品,還稱得上是那個“非遺苗繡”嗎?

  “藝術應該是生動和鮮活的,具有自我生長能力。”織金縣苗繡省級非遺傳承人楊曉珍認為,苗繡的紋樣、圖案、展現形式等會隨著應用場景發生變化,但蘊藉其中的文化內核和民族精神卻得到了廣泛保護和傳承。

  時尚的不只是産品,還有渠道。過去在山鄉集市“提籃小賣”,如今則“觸電上網”通達五湖四海。通過直播帶貨等方式,楊文麗的苗繡系列文創産品銷售額一步步提升,還一度因“靠一針一線帶領村民致富”登上熱搜。

  “如今苗繡産品有近七成都是直播帶貨賣出去的,現在是信息時代,我們得跟上步伐。”楊文麗對於如何煥發苗繡生命力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從民族到世界:苗繡架起文化橋

  以苗繡為代表的諸多中國民間藝術,是傳遞中國文化價值的媒介。在貴州,苗繡傳承人都以講好中國文化故事為己任。如何抵達,卻有不同的路徑。

  2022年,苗繡傳承人潘玉珍登上歐洲時尚秀場的照片在網絡走紅。這位年近八旬的繡娘,先後被邀請去十多個國家展示苗繡,成為國際時尚舞臺的常客,苗繡元素也越來越多出現在各類時裝上。

  潘玉珍的成功給繡娘帶來諸多靈感。為了更好地突出中國符號,彭藝在陶瓷産地獲得了創作靈感,學會了拉胚、燒窯等一系列工藝,將苗繡與陶藝等行業跨界結合,打造苗繡新文創,在電商平臺受到追捧,海外消費群體越來越大。

  “為苗繡做減法,為國潮做加法。”彭藝認為,任何藝術産品都可以與現代的審美相結合,為大眾所接受。只有真正從“我行我繡”走進千家萬戶,苗繡才算真正得到認可,才能得到真正的傳承和保護。

  楊曉珍對此深有體會。1996年,沒有出過遠門的她一番猶豫後帶了幾十幅作品,經過多次輾轉來到凱里苗繡市場,沒想到很多作品被外國遊客當場收購。

  這次特別的經歷,讓楊曉珍看到了苗繡所蘊藏的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她開始下大力氣收集鄉親們手裏的老刺繡,將來自貴州各地的苗繡工藝進行融合,在保護老紋樣的基礎上研究創造新紋樣新技法。

  這一做法“當時只道是尋常”,卻推動楊曉珍的刺繡作品突破了傳統苗繡的思路。楊曉珍的苗繡不僅花紋圖案別具一格,並順利嫁接至球鞋、絲巾等周邊産品,海內外訂單紛至遝來。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2012年,應中國美術館邀請,楊曉珍作為傳統手工藝師前往日本參加為期40天的中日建交四十週年文化交流,來自大山的苗家繡娘站上了國外頂尖大學的講臺,向觀眾講述畢節苗繡及其背後的中國故事。

  “建設文化強國,需多渠道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不能讓民族的文化瑰寶藏之深山、養在深閨。”近幾年,蔡群刺繡的海外訂單不斷上升,成為最具活力的業務單元。

  出路狹窄本是非遺文化走出去的瓶頸,而苗繡卻已展翅飛向五湖四海。它雖起飛于重山阻隔的黔貴大地,但無論起降多高飛赴多遠,大地都以相應的速度升沉和鋪展。

  曾經的大山,是苗繡走出去的屏障;如今的大山,則給了苗繡無盡的滋養。從傳統到時尚,從民族到世界,繡娘穿針引線間,改變了大山的模樣。(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王小川 劉久鋒 王帥)

編輯:羅淼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