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貴州省黔南州甕安縣嵐關鄉以“學思想·見思想·嵐事我來辦”黨建品牌創建為契機,以“內部聚才、外部借力、支部引領”為抓手,在聚能人、興産業、謀發展上下功夫,探索“合作社+農戶”“合作社+公司+農戶”的“村社聯營”“抱團取暖”的發展模式,把“單打獨鬥”變為“聯合作戰”,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讓産業發展有方,村民致富有路。
秋風吹、碩果香、刺梨黃。走進章閣村幹田坳刺梨種植基地,漫山遍野的刺梨挂滿枝頭,微風拂過,沉甸甸的刺梨果實隨風搖曳,空氣中四處瀰漫著淡淡的果香。漫山遍野的刺梨樹間,戴著手套、背著籮筐的村民穿梭其中,忙著採摘、搬運、稱重、上車,呈現一幅熱鬧非凡的“豐”景圖畫。
農戶正在採摘刺梨
“今年的刺梨長勢好、品質佳、個大飽滿、色澤透亮,章閣村共管護的刺梨是1200畝,其中村股份經濟合作社500畝,一天採摘了60余畝,採摘刺梨2.7萬斤,有40余名工人幫忙採摘,發放務工工資近萬元。”章閣村黨總支書記朱儀説。
刺梨具有“維C之王”的美譽,曾經在章閣村只是“山間野果”。經過駐村幫扶單位、鄉黨委、鄉政府、駐村工作員、村支“兩委”和群眾的共同努力,章閣村通過“組織帶動、幹部帶領、黨員帶頭”的“三帶”模式,帶著村民走出一條致富之路,讓“山間野果”逆襲成為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的“金果果”,不僅綠了荒山,也富了百姓。
農戶們將收好的刺梨裝車
一份付出,一分收穫。章閣村今年來多次邀請貴州大學的刺梨管護專家到村為村民培訓修枝整形、施肥、除草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並通過“內部挖掘一批、外部引進一批、跨村統籌一批”等方式,挖掘“土專家”“田秀才”等鄉賢人士參與刺梨管護中來,為刺梨管護提供技術保障。
下一步,嵐關鄉章閣村將依託山地資源稟賦,認真盤點荒山、流轉群眾自留山等資源優勢,帶領群眾在“人不管、牛不上”的荒山發展刺梨産業,與收購公司、刺梨管護專家深度合作,解決群眾“不會管”“擔心不好賣”等實際問題,為群眾免去後顧之憂,打造以刺梨産業為核心的“刺梨+烤煙+中藥材+生豬養殖+辣椒”的産業佈局,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發展。(文/圖 龍集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