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主題為“民族特色村寨旅遊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第二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西江論壇在貴州省黔東南州雷山縣西江苗寨舉行。
相關領導專家在會上介紹了雷山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和西江旅遊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本情況。在研討環節,與會專家圍繞民族特色村寨旅遊促三交、民族地區基層民族團結智庫建設、民族特色節慶促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等議題展開研討。
論壇現場
廣州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文旅發展研究院教授張河清認為,西江苗寨是民族旅遊的典範,也是旅遊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範,要講好西江故事,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事業作出新貢獻。
貴州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麻勇斌認為,作為民族村寨旅遊的典範,西江苗寨起到了旅遊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示範作用,要打造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層智庫。
貴州民族大學教授李天翼認為,西江苗寨以以文彰旅、以旅促融、文化共享、中華一家的方式,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生動的地方實踐。
會議最後,中共黔東南州委統戰部副部長、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主任胡素灤指出,黔東南是一塊多民族文化共生共融的沃土,也是踐行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生動典範,希望通過學界對民族村寨旅遊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講好黔東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好經驗、民族團結好故事。
作為論壇主辦方代表,教育部多彩貴州文化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王俊表示,通過連續兩屆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西江論壇的舉辦,已經搭起了學界和政界研討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平臺,下一步,中心將根據地方需要,發揮中心學術資源整合優勢,繼續支持相關論壇舉辦,從而為貴州省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範省貢獻學術力量。(文/圖 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