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10月,貴陽國際陸港到發集裝箱1.32萬大箱,同比增長155%。其中,黔粵班列累計發運193列5878大箱,同比增長約550%。
貴陽國際陸港內集裝箱林立、貨物整齊擺放。
“要統籌作業,確保物流通道暢通。”11月24日,走進貴陽國際陸港綜合樓二樓調度室,貴陽國際陸港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周斌正與同事商討下周計劃開行的一列中歐班列的準備情況。
去年8月,貴陽國際陸港正式開港,以“區港聯動”模式逐步打通國內國際物流大通道,為貴州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升級版、更好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和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了物流保障和支撐。
破瓶頸 通江達海闖絲路
位於貴陽綜保區的富之源100萬噸糧食保稅加工項目,是貴州省首個百萬噸級的進境糧食保稅加工項目,于2021年8月投産。此前,該公司的入境糧食到達沿海港口口岸後,需排隊進行檢疫檢驗、裝卸、存儲及報關,中間環節較多、不確定性較大,時間成本、物流成本、倉儲成本較高。
“貴陽國際陸港投用後,公司的進口糧食就可以直接運到貴陽綜保區。”貴州富之源供應鏈有限公司總經理童江介紹,在完成海關監管通關各項手續後,就能把入境糧食直接送進加工廠,節約了大量時間成本、物流成本。
這是港口、口岸功能的內移,到區即抵港,企業在“家門口”就可以報關、查驗,實現進出口貨物就地監管,一站式辦結所有海關手續。同時,貴陽海關與口岸海關實行監管互認,企業不再通過口岸實施掏箱查驗工作,極大降低了物流成本、時間成本,大幅提升了貨物通關效率。
貴陽國際陸港是我省“十四五”綜合交通規劃和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中重點支持建設的物流港項目,于2018年啟動建設,2021年4月30日開通運營,是國家重點培育物流園區中的大型貨運場站,實現了關務、車務、船務、港務一體化發展,並成為生産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
依託緊鄰貴陽綜合保稅區的優勢,貴陽國際陸港持續完善功能建設、優化運營管理模式,推動貿易通關便利化、爭取運輸價格更優惠。同時,大力發展以鐵路運輸為主的多式聯運,高品質開行黔粵、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和中老等國內國際班列,穩步構建國內國際緊密銜接、物流要素高效集聚、運作服務規模化的物流大通道,助推貴州加快融入全球分工,助力“黔貨出山”“海貨入黔”。
今年1至10月,貴陽國際陸港到發集裝箱1.32萬大箱,同比增長155%。其中,黔粵班列累計發運193列5878大箱,同比增長約550%。
一組組數據是最有力的見證。開放發展的東風,正從陸港吹向黔地大山。
拓空間 貨暢其流達八方
“現在,我們需要從南沙港出口的貨物在貴陽國際陸港即可完成通關手續,經鐵路運抵南沙港便可直接裝船出海,整體物流時間縮短3至5天。”説起“一港通”給企業帶來的便利,貴陽海信電子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張震連連點讚。因電視機類産品在口岸開拆集裝箱存在貨物破損風險,該模式不僅解決了鐵海聯運進出口貨物通關過程中環節過多的難題,還大幅降低了因查驗要求而往返口岸的成本,也減少了風險。
今年5月,貴州首列採用貴廣鐵海聯運“一港通”快速通關模式的首發測試班列從貴陽國際陸港開行,到達廣州南沙港後換裝貨輪,將包括海信液晶數字電視等貨物發往日本。這標誌著貴陽海關與廣州海關協同推進的“一港通”鐵海聯運快速通關模式正式落地。
“該模式以貴陽國際陸港作為啟運港,以廣州南沙港作為口岸港,優化了海關通關和港口調撥等多個環節銜接,形成‘兩關如一關’‘兩港如一港’的作業模式。”周斌介紹,“貨物在貴陽完成申報、查驗、放行,原箱快速出入廣州南沙港後走出國門,實現進出口貨物‘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企業可提海運箱在工廠直接裝貨,有利於企業靈活安排出貨週期,有效解決企業庫存壓力,降低運輸成本。”
目前,貴陽國際陸港已與廣州港、深圳港、湛江港、鹽田港、北部灣港、蛇口港、赤灣港、媽灣港等8個沿海港口建立“組合港”,並引入多家船公司、物流公司、外綜服企業等共同開展海鐵聯運。同時,貴陽國際陸港還實現了中歐班列、黔粵班列圖定開行,打通了“中老鐵路+中歐班列”過境模式,並力爭早日實現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圖定開行。
“今年7月28日,貴陽國際陸港首發中亞班列開行,整列貨物為貴州本地企業生産的瓷磚、嬰兒尿不濕、床墊等産品,進一步提升了貴州出口企業在‘家門口’進行外貿的便利性。”在周斌看來,每一次發車,都意味著貴陽國際陸港的“朋友圈”越來越大、越來越廣。
促發展 跑出開放加速度
走進貴陽國際陸港,一條條密密麻麻的鋼軌如同“毛細血管”交錯伸向遠方。貨場內,龍門塔吊忙碌進行著集裝箱裝運。
“去年以來,在參與班次運輸過程中,本土企業越來越多,我們將不斷加大班列開行的頻次,不斷加大海外的合作力度,服務貴州企業發展。”貨源組織方,貴州省多式聯運産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繼強説。
此前,貴州貨物主要以零散搭乘方式,借力重慶“渝新歐”等班列,運輸到歐洲和中亞國家。如今,在貴陽國際陸港就能點對點直達直髮,對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承接産業轉移、培育新業態起到了積極作用。
“貴陽國際陸港將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國際物流通道重要節點作用,充分發揮鐵路樞紐優勢,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通過開行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中老班列、黔粵班列等,助力貴州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周斌滿懷信心。
逐漸加密的國際班列在這裡交匯,越來越多的外貿貨物在這裡中轉集散,貴陽國際陸港已成為貴州對外開放的橋頭堡。(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中迪 楊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