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春耕正當時。近日,在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走進燕子口鎮陽荷基地,隨處可見群眾種陽荷的身影。“種植陽荷沒有什麼技巧,一次種植,可采收數十年,而且陽荷生命力極強,基本上無病蟲害。但要種出優質的陽荷,種子要精挑細選,坑挖深一點,土蓋厚一點,這樣種出來的陽荷産量才高,經濟效益才好。”七星關區永康陽荷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羅永康介紹,陽荷富含多種氨基酸、蛋白質和纖維素,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既可菜食也可藥用,市場前景非常好。
工人正在播種陽荷
今年,七星關區永康陽荷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陽荷的畝産可以達到1200斤至1800斤,將從7月底開始采收,一直采收到11月,2000余畝的陽荷産值大約在120萬元,采收的陽荷主要銷往廣東、福建、深圳、浙江等地。
在談起稅收優惠政策對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支持時,羅永康説:“企業成長離不開稅惠‘養分’的滋養,自産農産品免征增值稅,農林牧漁業項目減免企業所得稅等各種政策優惠和各項稅收減免,稅務人員都會及時告知。2023年我們實現免稅銷售收入500余萬元,減免稅款14.65萬元。”
“鄉村要振興,離不開産業,産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牛鼻子’。我們持續優化調整農業特色産業佈局,在確保守牢糧食安全底線和耕地保護紅線的前提下,加快建設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努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畢節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顧韜表示,一系列涉農稅收優惠為現代山地特色農業發展減了負擔、增了信心。
2023年以來,畢節市稅務局聚焦農企農戶涉稅需求,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積極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精準推送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推出系列便民辦稅繳費服務舉措,堅持以“稅”惠農、以“稅”助農,把便民之舉惠民之策送到田間地頭,為涉農企業發展培土固基,進一步優化稅收營商環境,以“稅力量”鋪就鄉村振興致富路。(文/圖 樊曉謀 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