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尋遺 定格歷史!滬黔攜手敘述非遺精彩
來源:天眼新聞  |  2024-07-17 09:12:17

  在我國第八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之際,6月27日,一份來自貴州的非遺敘事、環境寫實展——“民俗風(黔)安順市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西秀區非遺寫實圖像”展覽,開始在上海佳能影像樂天地展出,于上海掀起一陣多彩貴州民族風。

2122b1fa276c4197a45c1f853a3b300a.jpg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由上海市攝影家協會藝術推廣委員會主辦,貴州省安順市委宣傳部支持,紫雲縣委宣傳部、西秀區委宣傳部和上海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協辦。展覽分“紫雲·風蘊”“西秀·風物”“安順·風景”三個單元,有採用場景設計的環境人像長卷圖,有全景式接片呈現雲峰屯堡“跳神”民俗,有表達非遺傳承人人物關係和情節發展的“情景故事”,也有注重瞬間捕捉和趣味性的“情景軼事”等。

  從上海到貴州,再從貴州到上海。一次以非遺為主題的“黔風”展,記錄的是非遺精彩,呈現的是民族史詩,其背後是滬黔攜手探尋地方民俗文脈精神結出的纍纍碩果。

追風尋遺 定格歷史!滬黔攜手敘述非遺精彩

“海上·非遺”公益攝影團隊攝影作品

  緣起。經上海赴貴州知青范幹平和陳學書的牽線搭橋,2023年7月,上海“海上·非遺”攝影團隊組織了10名公益攝影家,前後兩次深入安順市西秀區和紫雲自治縣,以貴州生態環境和國家級、省級等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為聚焦對象,將非遺項目、民俗元素與環境寫實、人像攝影相結合,拍攝了被譽為“中國戲劇活化石”的國家級非遺安順地戲,苗族第一部長篇英雄史詩《亞魯王》,以及苗族蠟染等18項非遺項目成果。還航拍了安順境內黃果樹瀑布、高架跨山大橋、屯堡、水利工程、茶園和山寨等風光。用鏡頭記錄文化故事,用影像敘述發展精彩。

  “此次拍攝,記錄了貴州的自然風光、民風民俗和非遺文化,也結下了山海之間的深厚情誼。”范幹平説,“海上·非遺”公益攝影團隊攝影家用山外人的眼光,通過大量影像作品向山外的世界展示了貴州高原紫雲自治縣、西秀區多姿多彩的非遺文化、濃烈的民俗民風和絢麗多彩的山水風光,充分説明瞭紫雲、西秀是浮華世界中的“詩和遠方”、是值得去尋幽探奇、旅遊康養的寶地。

b159e5fb2ef24286b02af06519a9ab9c.jpg

無償贈送作品數據

  追風尋遺,定格歷史。在展覽當天,“海上·非遺”公益攝影團隊還將177幅安順非遺作品數據無償贈送給了安順市委宣傳部、紫雲自治縣人民政府和西秀區委宣傳部。(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聶建雲)

編輯:羅淼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