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通過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在多方合作與協同治理建立屬地街道、社區和群眾共同參與的治理模式下,形成強大的治理合力,讓六枝河碧水長流。
在六枝特區塔山街道那固壩村的小河溝組,六枝特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工作人員正在調查六枝河支流周邊的情況。六枝河是六枝特區人民的“母親河”,屬珠江流域北盤江水系,河流全長35公里,其中9.2公里穿城而過,主要承擔中心城區城市防洪排澇功能。
六枝河支流航拍圖
然而,隨著城市建設速度不斷加快,大量生活污水轉移至河道內,加上枯水期以及缺乏自然補水等原因,六枝河水質嚴重惡化。
對此,六枝特區痛定思痛,在省、市、特區的三級聯動下,通過綜合施策、系統治理等方式,積極推進六枝河流域綜合治理工作。六枝河水質明顯向好,兩岸環境持續改善,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恢復生機之後,更要碧水長清。為保障六枝河治理成效得以延續,六枝特區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和人員,進行常態化的巡查和維護,確保治理成果的長期穩定,重點圍繞集中整治、鞏固提升整治、常態巡查,為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六枝河提供強有力組織保障。
六枝河支流航拍圖
六枝特區相關部門與第三方機構合作,開展針對河道治理的專項問題排查研究,運用大數據分析,為治理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和優化方案,推動整改取得實效;持續加大六枝河主河道、全線主管網和支管網巡查、檢查、管護力度,尤其對管網是否滲漏、有外水進入等情況,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工作人員正在巡查和維護河道環境
同時,六枝特區通過多方合作與協同治理,建立屬地街道、社區和群眾共同參與的治理模式,形成強大的治理合力,實現上下游、左右岸的協同治理,打破行政區劃的限制,並明確居民小區、公共建築及企事業單位內部等非市政排水管網管理維護責任主體。
如今的六枝河,流水淙淙、綠樹成蔭,涼亭、步道成了人們休閒的好去處。今後,六枝特區將持續強化對六枝河的保護治理,為建設人水和諧的美麗六枝作出貢獻。(文/圖 令狐榮駿 浦仕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