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針對全面貫徹長江流域“十年禁漁令”部署要求,“緊握拳頭”,嚴監管,重執行,構建了技防、制防、人防“三防合一”體系建設。
科技支撐 水陸空立體網控
碧江區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和點位驅動,開啟可視監測模式,360度無死角“技防”,水陸空立體網控。
如今,在碧江區錦江河特有魚類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錦江河長坪至銅岩至漾頭河段),投資390萬元建成碧江區錦江河水生生物資源監測系統,設有前端漁政監管點位37個,其中包括球機數量19台、重載(中載)雲臺18台、防盜攝像機37台,每個攝像頭可監測3至5公里,對重點區域、重點河段和敏感水域等實施24小時在線多維度監控,執法人員可通過手機移動端進入系統,對偷捕亂釣行為迅速識別、報警,形成人機快速互動,切實提高監管、執法的時效性。
今年,碧江區擬投入300余萬元,用於錦江河一級支流和平小江智慧漁政視頻建設及水上執法船艇配備,從水、陸、空全覆蓋構建禁漁管控新格局。
部門聯動 公檢法漁綜合辦案
碧江區整合區公安、檢察、司法、漁業等行政主管部門力量,共同制定出臺《碧江區關於在漁業水域資源保護工作中加強協作配合的若干意見》,積極構建“行政執法+刑事司法+生態修復”三位一體辦案模式,實行“處罰與恢復”相結合,科學化、規範化開展錦江河流域增殖放流活動,在“制防”上打牢監管保護基礎。
今年以來,碧江區組織7個案件當事人進行生態修復,增殖放流1.4萬餘尾魚苗;建立錦江河禁捕監管閉環機制、通報約談機制和會商研判機制,實施臺賬管理,納入全區年終績效考核,推行日查、夜查、聯查、交叉查相結合的常態化禁漁巡查值班制度,定期通報、以案釋法,形成全面禁漁禁捕的高壓態勢。
群防群治 區鄉村三級聯動責任到人
同時,碧江區統籌協調,形成“專、新、特、精”專業複合型隊伍,織密群防群治體系,達到人盡其才、人盡其用的“人防”效果。
碧江區主要採取漁政執法隊員與15名專職護漁隊員組成水域一線尖兵,聯動區直相關部門、鄉(鎮、街道)、村三級聯動協作,實行“禁捕水域分段、責任到人、聯防聯動”工作模式,明確部門職能,責任落實到人;全面開展禁捕“八進宣傳活動”,通過微信、網站、電視、報刊、宣傳欄等平臺宣傳禁捕退捕政策法規,形成全域覆蓋、全民參與、全面從嚴氛圍,共發放“十年禁漁”倡議書5000余份、張貼標語200余條,組織到村到戶學習120余次,開展禁用漁具網具、涉漁船舶銷毀活動5次。
十年禁漁護生態。碧江區將持續加強執法能力建設,切實加大日常巡查,對非法捕撈採取“零容忍”,將十年禁漁與河長制工作相結合,健全網格化管理體系,繼續以科學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為導向,深化宣傳教育引導,進一步推動長江禁漁工作深入開展,不斷凝聚社會各界共抓長江大保護共識,為實現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全面恢復作出更大貢獻。(文 覃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