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垂紅穗,又是豐收季。眼下,貴州省黔南州都勻市綠茵湖街道邦水村供銷社示範性高粱實驗種植基地的930畝訂單種植高粱迎來豐收,紅遍田間地頭。伴隨著“隆隆”的作業聲,聯合收割機來回穿梭,成片地“吃”進高粱穗,“吐”出粒粒高粱,一茬茬高粱稈轉眼間就變成有機肥撒在田間。
農戶正在田間收割高粱
“ 我們3月份就開始種植,種植時間持續了一個月。目前已經進入豐收階段,最早收割是在8月底,現在是大面積全部開始收割了。”貴州禾石産業公司負責人劉雪蓮説。
在都勻市農業農村局的大力支持下,今年邦水村供銷社示範性高粱實驗種植基地從耕地、栽種、噴藥到收割的各個過程,除了施肥、除草等必要的人工外,全程採用機械化方式進行,大大提高栽種收割效率,減少人力成本,還能保持高粱的完整性,減少破損和浪費。
農戶駕駛農機在田間收割
在高粱種植的初期,基地還與貴州大學酒用原料産業發展研究院達成合作,利用50畝地來種植149種紅纓子高粱品種,旨在通過三到五年的時間篩選出更適合都勻氣候、土壤種植的紅纓子高粱品種。
農戶整理剛收割的高粱
目前,邦水村供銷社示範性高粱實驗種植基地種植面積為930畝,已經與勻酒廠簽訂收購訂單,切實解決了高粱的銷售問題。(文/圖 陸小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