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立足區域特徵和資源稟賦,積極探索紅心獼猴桃産業發展之路,不僅將這一特色水果培育成了當地農民的“致富果”,更以此為引擎,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作為“中國野生獼猴桃之鄉”、我國重要的獼猴桃種質資源庫,水城區是業內認定的全球高品質獼猴桃最佳産區之一。自20多年前,紅心獼猴桃在水城落地“安家”至今,水城區獼猴桃種植面積達到11.2萬畝。水城紅心獼猴桃在好山、好水、好空氣中茁壯成長,于沃野流金處,踐行著豐收之約。
成熟的獼猴桃鮮果 供圖 水城區融媒體中心
時下,走進水城區各獼猴桃種植基地,一片綠意盎然的景象映入眼簾。成排的獼猴桃樹伸展著茂密的枝葉,枝頭挂滿了飽滿的果實,散發著誘人的果香。果農們穿梭其中,搶抓時機採摘獼猴桃,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在位於蟠龍鎮百車河社區的庭銀家庭農場,獼猴桃産業發展帶頭人晏庭銀正帶著農戶採摘獼猴桃。2015年,返鄉創業的晏庭銀恰好趕上水城區大力發展獼猴桃産業的東風,他通過安裝防雹網、科學管理和採後保鮮等技術實施,種出了品質好、口感佳的紅心獼猴桃,自己的日子也是越過越甜。
晏庭銀正在採摘獼猴桃 攝影 陳青
“靠著近幾年的種植經驗以及對獼猴桃的細心管護,家裏的獼猴桃産量還不錯,預計每畝有3000公斤左右。”晏庭銀説。
新鮮的獼猴桃採摘下來後,立即被送往庭銀家庭農場中。在這裡,工人們將獼猴桃按個頭大小、重量、品相進行分類、稱重、裝箱,接著打包發往各省內外市場。
小小“致富果”在為果農帶來經濟收入的同時,也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目前,水城區獼猴桃産業每年可解決3200余人固定就業、1.6萬餘人季節性就業,帶動不少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
獼猴桃基地裏一派忙碌景象,收購點上也是熱鬧非凡。今年,水城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在全區獼猴桃種植鄉鎮設立了12個固定收購點。在阿戛鎮、米籮鎮的收購點上,提前預約登記的農戶紛紛將自家種植的獼猴桃運到村裏的收購點,取袋、稱重、分類,大家忙得不亦樂乎。
成熟的紅心獼猴桃 供圖 水城區融媒體中心
為保證獼猴桃收購品質,水城區農業集團將米籮獼猴桃保鮮冷庫設為固定收購點之一,為農戶提供舒適的收購場地的同時,也確保了獼猴桃能夠鎖鮮、轉運與儲存。
貴州水城農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産運營二部工作人員、米籮冷庫負責人王瑋騏説:“農投集團在2019年建立了米籮冷庫,佔地面積3200平,能夠儲存1500噸各類農産品。今年的獼猴桃采收季,我們在此設立收購點,方便米籮、勺米兩個鄉鎮的農戶售賣獼猴桃。同時,冷庫還起到中轉和儲存的作用,保障我們水城區的獼猴桃收購工作順利進行。”
在銷售環節,水城區積極拓展獼猴桃市場,品牌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隨著電商的興起,獼猴桃的銷售渠道更加廣闊,果農們通過網絡平臺,將新鮮的獼猴桃銷往全國各地,甚至走出國門。
獼猴桃直播銷售 供圖 水城區融媒體中心
在確保産量和品質的基礎上,水城區持續推進“彌你紅”紅心獼猴桃品牌建設及鏈條延伸,形成以鮮果、飲料和獼猴桃果酒為引領的品牌體系,成功創建國家級獼猴桃出口品質安全示範區。
目前,水城獼猴桃産業園區連續5年綜合排名位居貴州省首位,成功入選首批創建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産業園。今年,水城區共采收獼猴桃鮮果5.5萬噸,實現産值11億元。獼猴桃産業的蓬勃發展,不僅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
在水城,青山綠葉、纍纍碩果與勤勞的果農交織成一幅最美的畫卷,而水城紅心獼猴桃也正以自己獨特的魅力,書寫著“甜蜜”的篇章。(文 朱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