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積極推行“校農結合”模式,讓“菜園子”直通學校食堂“餐盤子”,在保障學生飲食健康的同時,又帶動了當地農業産業發展。
近段時間的水城區玉舍鎮木柯村的“校農結合”蔬菜定點生産基地迎來豐收季節,村民們正忙著採摘包菜、白蘿蔔等蔬菜。“合作社通過向村民租賃土地的方式種植蔬菜,租賃價格為每畝400元,不僅為村民帶來了土地租賃收入,還雇傭他們作為工人,實現‘雙增收’。同時,合作社與水城區星成長商貿有限公司合作,按照公司訂單供應蔬菜。”水城區木柯生態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龍朝萬介紹。
農戶展示剛剛採摘的包菜
目前,該基地的種植面積1100余畝,種植蔬菜品類約7種。為了確保蔬菜的新鮮度,合作社根據公司的需求進行採摘,數量在8000斤到16000斤之間,且需要保證當天採摘當天送達。
水城區採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實現學生營養餐蔬菜需求與供應的“精確匹配”。這一模式不僅構建了鄉村振興扶村助農機制,還實現了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和學校的共贏。
菜地裏的包菜
水城區星成長商貿有限公司作為這一模式的重要環節,負責統一運營、集中採購、分揀和配送。公司的食材配送中心配備了産品檢測室、食材留樣間、分揀車間和保鮮庫等設施,形成了閉環式流水線管理。
“我們通過實地考察和調研,篩選出了一批種植規範、品質優良的合作社和蔬菜種植戶,並與他們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在收購過程中,公司制定了嚴格的標準和流程,包括品質檢測、冷鏈物流等,確保每一份食材都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水城區星成長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雷昌全説。
工人正將蔬菜裝車
目前,水城區星成長商貿有限公司已經為全區247所學校、14.2萬餘名學生提供了食材收購和配送服務,月配送額達到2600萬元,年配送額達2.6億元。
“作為食品安全鏈上的關鍵環節,水城區星成長商貿有限公司將繼續深化‘校農結合’模式,加大本地食材採購力度,全力以赴做好全區學校營養餐食材採購配送保障工作,為孩子們的健康保駕護航。”雷昌全説。(文/圖 陳嘉逸 張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