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宜人、交通便利、蔬菜瓜果新鮮可口,貴州的種種都讓我印象深刻,衷心希望泰國與中國進一步深化合作,包括貴州省與泰國的各個省府城市以旅遊為起點加強合作,並在其他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關係。”10月18日,在貴州省與海外商協會座談交流會上,泰國模具工業協會會長維洛·西裏塔那薩説。
貴州與東盟合作好戲連臺,為雙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數據顯示,近兩年,貴州對東盟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33.8%。貴州與東盟合作提質升級的背後,得益於雙方互聯互通不斷加速,經濟融合持續加深,經貿合作日益加快,人文交往更加密切,貴州與東盟深化合作已然成為亞太區域合作緊密的生動例證。
“貴州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資源稟賦,使其在面對東盟和東南亞等市場時具有交通和物流等方面的優勢,能夠將優質産品和服務快速送達這些市場。”在泰國華人青年商會副會長魏永勇看來,貴州産品得到泰國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愛,不僅讓貴州産品得以在泰國市場站穩腳跟,更為兩地在産業鏈上的深度合作打下堅實基礎。
貴州深入實施開放帶動戰略,面向東盟敞開大門“迎進來”,邁開大步“走出去”,形成開放發展新格局。
10月12日,“貴陽造”新能源客車出口老撾的首批産品交車儀式在貴陽經開區舉行,奇瑞萬達貴州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代表與老撾賽賽集團代表進行了車輛鑰匙的交接,此次出口老撾的新能源客車共55台,折射出我省製造業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加速轉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出口的新能源客車將搭乘貴州首趟中老鐵路專列抵達老撾,中老鐵路為未來貴州與老撾的更多合作和貿易往來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
借助展會平臺,貴州不僅收穫了豐碩的經貿交流成果,還進一步擴大了開放合作朋友圈。
不久前,貴州省商務廳組織20家企業赴泰國參加第十一屆中國-東盟(泰國)商品貿易展覽會,現場簽訂合同金額374.38萬元。
“去年我們組織企業參加了該展會,企業普遍反饋效果好、參展熱情高。本屆共組織了省內20家企業參展,産品涵蓋電動摩托車、汽車配件、蓄電儲電産品、電子鎖、點火器、電動摩托車燈産品、凈水器、LED燈具、茶葉、手工藝品等。”省商務廳國貿處有關負責人介紹。
合作一直在繼續。作為一家建材及電氣工業類企業,貴陽中安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從去年開始就積極佈局海外市場。“公司目前已成功將産品出口到了斯裡蘭卡、緬甸、越南、菲律賓、老撾、印尼等多個國家。”中安科技集團外貿專員李露介紹,面對眾多發展中國家的電力需求,公司希望開拓更多國際渠道,加快拓展南亞、東南亞市場。
“我們是一家集研發、生産、銷售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以獨創技術為核心、環境保護為理念,主要專注于光伏能源儲能和光伏應用。”貴州國能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謝莉莉説,國能實業生産製造的光伏設備及家用、工業儲能應用産品,太陽能路燈,太陽能水泵等産品已經出口60余個國家和地區,希望進一步拓寬東南亞市場讓更多的國家享受新能源帶來的好處與便利。
在文化旅遊方面,今年5月,“多彩貴州號”貴陽—老撾萬象旅遊專列開通,搭建起與南亞東南亞地區的旅遊互動交流渠道,使兩地的文旅交流更為密切,市場潛力更為廣泛。
作為中國-東盟政府間唯一以教育為主題的交流合作平臺,自2008年起,中國教育部、外交部及貴州省人民政府已聯合在貴州成功舉辦了12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交流周以高校合作為發端,將教育對外開放從高等教育延伸到職業教育、基礎教育,促進了中國與東盟國家的交流合作與資源共享。“交流周促進了國之交與民相親,得到各國領導人高度認可。”緬甸教育部副部長莫佐通説。
當前,貴州已將南亞東南亞國家作為擴大開放的戰略重點,貿易合作日益頻繁。省商務廳廳長呂勁松表示,開拓南亞和東南亞市場是我省建設內陸開放型新高地的一個新的戰略舉措,希望把貴州的産品推介到整個南亞和東南亞,同時也把南亞和東南亞好的東西引進來。(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馮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