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畢節市馬鈴薯産業高品質發展暨機械化生産培訓會在威寧自治縣秀水鎮華豐村舉辦,培訓會主要針對馬鈴薯機收減損技術、品種和測産、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和報廢更新、相關法律法規等進行現場培訓或講解宣傳,並現場演示馬鈴薯機收和測産工作。
畢節市農業機械研究所創新創業農機技術推廣人員和服務專家團測産專家,威寧自治縣種植馬鈴薯部分鄉鎮相關人員、自治縣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農機農技推廣人員、自治縣農業科學研究所和農業機械推廣服務中心相關人員,當地周邊馬鈴薯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和村民,參與采收的農機手和務工人員等參加了培訓。
專家現場講解農業機械
威寧自治縣農業機械推廣服務中心主任羅金文説:“我們開展馬鈴薯機收培訓會主要是推廣馬鈴薯機械化全程作業,從耕、種、管、收實現機械化全程作業。開展的內容有馬鈴薯機收減損、耕種管收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以及購機補貼政策、農機報廢更新、馬鈴薯品種測産的推介活動。通過這次培訓活動,實現馬鈴薯全程機械化作業在全縣推廣,讓老百姓降低勞動強度,降低生産成本,釋放更多的勞動力外出務工,增加農民的收入。”
機械化作業演示
威寧自治縣秀水鎮祥源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敏燚説:“我們在現場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機收、機耕、機播和綠色防控等。下一步,我們要把馬鈴薯全程機械化運用在生産中,降低勞動成本,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馬鈴薯喜獲豐收,農戶笑開顏
此次培訓會旨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高品質完成畢節市糧油等重要農産品生産目標任務,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發揮好農業技術人員技術支撐作用,推進畢節市馬鈴薯産業健康發展,提高馬鈴薯生産的機械化水準及其單産水準,促進糧食增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文/圖 沈光勇 李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