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激發廣大師生參與科技創新的積極性,推廣科技知識和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10月29日,黔南州科協、獨山縣科協在貴州省黔南州獨山縣第二中學聯合舉行“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暨農村中學科技館授牌儀式。
隨著一輛“科普大篷車”駛入校園,一個個新奇的科技設備讓同學們激動不已。工作人員一邊帶領大家參觀,一邊認真講解,讓師生們親身體驗科技的獨特魅力。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館內展出的先進機器人及科學知識展板,學習最新的科技知識,並親自動手參與了機械組裝實踐,感受實際操作的樂趣。
授牌儀式
“這座科技館太有意思了,以前這些機器人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現在竟然可以自己去操作它們,太棒了,這裡的每一個機器我都要去試一下。”獨山縣第二中學七年級(12)班羅文濤説。
農村中學科技館項目自啟動以來,始終致力於提升西部特別是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青少年的科學素質,通過引導優質科學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佈局傾斜,帶動農村中學教育理念革新和教學方式轉變,促進農村教育現代化。
今年3月,獨山縣第二中學獲批建設機器人主題館示範館,項目的建成使用,有效覆蓋了獨山縣第二中學2000余名學生及周邊學校5000余名小學、幼兒園師生,並面向廣大青少年持續開放參觀及體驗,引導孩子們從小養成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學習及行為習慣,穩步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
學生參與機械組裝實踐
“近年來,我校一直把學生發展作為工作的重點,依託科技社團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科技創新類比賽,切實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的加法。此次科技館的建成,將助力我校科學教育工作的開展,著力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獨山縣第二中學校長王悅盛表示,學校將充分利用好科技館資源,策劃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科普活動,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科技特色學校,為推動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近年來,獨山縣在推進教育事業上持續發力,積極協調教育主管部門、科協、學校和社會各界加強合作溝通,不斷推廣和普及中小學生的科普教育工作,努力推進科普助力“雙減”工作的深入開展,全面強化科普教育,不斷激發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增強科學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文/圖 謝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