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遵義市中心城區近200公里的務川大坪工業園區,近年來儼然已經成為黔山秀水中的“足球王國”,該園區2023年出口足球近800萬個,産品銷售覆蓋五大洲,另有數十萬個橄欖球、排球通過訂單式生産出口美國和英國。
10月30日,該園區內的務川康鴻體育有限公司一批足球新訂單正裝車發往海外市場,這批集裝箱裏的足球包括今年該園區第900萬個出口球類,其中就有今年銷往“足球王國”巴西的第500萬個足球。
在該公司包裝車間裏,工人鄒小霞正往一個個印滿全英文的紙箱中打包足球,兩個月後,這些足球將通過集裝箱運輸漂洋過海抵達巴西。
“我們今年有穩定的巴西訂單量,每批32萬個,銷量超300萬個,而且數量還在增加。”該公司負責人田太強介紹:“去年産量還要多點,今年國際環境不佳,生意受到了一定影響,我們正積極對接市場,抓住前沿信息,把銷售人員派遣到沿海地區,實現前後方市場信息暢通,相信出口還會增加。”
作為務川涉球類産業“第一人”,二十年前,田太強在江浙地區結緣球類生産。2017年年底,在家鄉有關部門的協調下,他帶著一技之長把工廠搬回家門口,並摸索出一套獨到的製造工藝,逐步做成了目前規模。後來,在田太強的示範帶動下,陸續有制球企業遷到了務川。
在球類産業中,地處黔北腹地的務川實現從無到有,並成功佔據國際市場一席之地,這一變化並非偶然。
“務川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為球類企業提供了用工需求。”園區招商處處長田波蘭説,同時縣裏還相繼出臺了系列優惠政策,通過完善配套設施、降低企業運行成本,積極協助企業解決資金週轉等困難,助企業快速成長壯大,最終形成了“以商招商”“無中生有”的轉變。
據務川自治縣縣委書記鄒家文介紹,目前務川球類企業的産品基本上都是以出口為主。能夠牢牢“吃”住外貿市場,靠的是過硬的産品品質和優質服務。一旦發現因産品瑕疵影響客戶體驗時,相關企業的品控高層管理會親自出國處理,以確保對外交貨聲譽。
2017年底,康鴻體育有限公司完成了一批銷往波蘭的足球訂單。然而,在完成交貨並結清貨款後,客戶指出有極少數足球內膽有粘接瑕疵。雖然已經距交付過去了近半年,但該企業仍果斷派出技術人員,趕赴波蘭處理。
經過近五天時間的努力,該企業主動將那批兩萬餘個足球進行了全面排查,徹底消除了用戶的體驗隱患。
從務川遠道而去的中國企業技術人員感動了客商,波蘭的代理商打電話給田太強,他們已經決定,以後凡是從中國進口的足球、排球都指定只從該公司採購。後來,波蘭的代理商還積極向其他歐洲國家的客商推薦田太強的産品。
小小皮球的山海奔赴,既解決了當地近千人的就業,也為鄉村振興和進城農民致富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去年園區內的制球企業向員工支付的工資總額近四千萬元。”田波蘭説。
“高性價比就是強大的競爭力,務川球類擁有製造工藝和性價比兩大優勢。目前,我們正在努力爭取延伸球類産業鏈條,協助園區內的企業積極拓展國內市場,並將目標鎖定在産品附加值更高的專業比賽用球市場,實現球類産業的全面升級和可持續發展。”鄒家文説。(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唐正平 黃霞 吳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