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東山古建築群: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縮影
來源:當代先鋒網  |  2024-11-27 09:52:28

  銅仁東山古建築群,位於貴州省銅仁市城東隅,南臨錦江,是明朝至清朝古建築遺存。

  銅仁東山古建築群包括周逸群烈士故居、東山寺古建築群、川主宮、中南門古城區。東山古建築群是少數民族文化與中原傳統文化水乳交融的結果,武陵山區歷史發展的實物見證,是貴州乃至我國西南地區保存較為完整、規模較大的明清建築群,反映了銅仁數百年的歷史變遷,為了解南方邊遠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演變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銅仁東山古建築群: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縮影

流光溢彩的銅仁中南門古城。肖浩 攝(貴州圖片庫發)

  遠眺東山古建築群,木石參天,風景秀麗;中南門古民居建築高聳,馬頭翹腳錯落有致。據資料顯示,古代銅仁,錦江兩岸,人煙稠密,文化繁榮。明清時期,更是舟楫往返,會館林立,商賈雲集,享有“黔東護商棧”之美譽。

  2006年,東山古建築群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銅仁東山古建築群: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縮影

陽光下的銅仁古城墻。劉朝能 攝(貴州圖片庫發)

  銅仁市三江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鄒燊:各種文化在這裡交流融合

  數百年來,能工巧匠憑藉他們的智慧和精湛技藝,造就了銅仁東山古建築群中的精美建築。2012年7月,銅仁東山古建築群被授予“貴州十大最美古建築”稱號。

  銅仁市三江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中南門歷史文化旅遊區的運營管理,該公司副總經理鄒燊對銅仁東山的古建築群有一定了解與研究。“閔孝與寨英都是武陵山區梵凈山的重要物資集散地,商貿十分活躍,川鹽獨佔鰲頭。川主宮則是川鹽入黔的珍貴遺存。”他告訴記者,從建築學的角度和方位來看,川主宮同時體現了公共建築的特徵和商人的價值取向,整組建築依山傍水、古樹點綴,遠可眺群山,近可觀江水,視野開闊,環境獨好,具有較為突出的地方特點。

  “中南門古城有明清、民國時期建築300余棟,古巷道11個、碼頭4個,是銅仁規模較大、歷史遺存較豐富的歷史文化風貌區。”鄒燊説,這些明清建築承載著銅仁600餘年來的歷史脈絡與變遷,在這裡,望樓、四合院、巷道、城墻、碼頭次第排開,可見黔東文化、中原文化、徽商文化交流融合的縮影。

銅仁東山古建築群: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縮影

銅仁中南門古城。劉林芳 攝 (貴州圖片庫發)

  “今年以來,中南門通過全力打造中南門之夜品牌,組織村歌會、路邊音樂會、露天電影等線下活動,常態化組織非遺巡遊、非遺篝火晚會,吸引了省內外大量遊客的關注和參與,點亮了銅仁的城市夜景圖,展示了古城年輕活力的另一面。”鄒燊介紹道。

  東山古建築群不僅僅是歷史的見證者,它還承載著紅色革命的記憶。周逸群故居初建於清末,呈四合大院,屬黔東典型的民居建築風格。徐向前元帥為故居大門題寫匾額“周逸群烈士故居”。1982年,周逸群故居被列為貴州省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5月,被列為“銅仁地區、銅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被列入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無論是代表紅色文化的周逸群烈士故居,還是反映銅仁商貿繁榮的川主宮,抑或是吸引諸多名人題詞留念的東山寺,乃至充滿青春活力的中南門古城,銅仁東山古建築群以其豐富多樣的文化遺産,既回顧了城市的歷史足跡,也為城市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卷。”鄒燊説。(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趙珊珊)

編輯:羅淼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