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貴州省黔東南州天柱縣藍田鎮藍田村羊肚菌大棚種植基地裏,羊肚菌剛剛播種完畢,菌農在大棚裏抓緊放置營養袋,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菌農在搬運營養液 攝影 金可文
“我們公司自2019年開始種植羊肚菌,如今,我們的種植規模不斷壯大,有效地盤活秋冬的閒置田地,提高了土地的綜合産出能力,促進村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發展。”貴州發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佘邵陵介紹,公司2024年帶動鎮內14個合作社、25家家庭農場參與種植。
藍田鎮羊肚菌品質優良,不僅在天柱縣有著很高的口碑,更是走出天柱,走進省外市場。今年,藍田的優質羊肚菌以“菌種+配套營養液”的形式銷往重慶、上海、湖南、湖北等地區。
工人在搬運菌種袋 攝影 金可文
“我們的銷售模式主要是訂單制。在菌種培育前我們就已經接到了大量的訂單,通過‘訂單+’的銷售模式,生産了可以種植6560畝的優質羊肚菌菌種,其中大部分都銷售了出去,還有部分則由我們公司和村集體、合作社、種植大戶在當地種植。”佘邵陵介紹,每畝羊肚菌菌種的售價高達4800元,今年總銷售收入達到2428萬元。
目前,該公司已經建設了包括菌種生産工廠、鮮品羊肚菌粗加工廠在內的配套設施,研發實驗室、無菌制種室、冷庫和烘乾設備一應俱全,形成冷鏈物流、烘烤包裝、産銷對接“産業鏈”的服務體系。
工人在檢查生産的營養袋 攝影 金可文
小菌菇,大産業。近年來,天柱縣藍田鎮依託“村企共建、飛地造血、自主經營、家庭農場”四種模式,搭建“黨建引領跨村協作”平臺,推出“村村協作”新發展模式,引導農戶在精深加工、産品銷售、品牌打造等環節延伸産業鏈條,打造“産業強鎮”,全鎮形成“村村發展羊肚菌,人人參與産業發展”的格局,實現企業增效、集體增收、群眾致富。2024年,藍田鎮12個村(社區)種植羊肚菌1500畝,帶動600余名農戶就業。
菌農正在搬運營養袋 攝影 金可文
藍田鎮鎮長楊俊介紹,除了“羊肚菌”産業種植,藍田鎮還通過統籌資金、盤活資源、做強産業,形成特色産業“多點開花”局面,形成12個村(社區)“聯建抱團”發展模式,由村級集體經濟優勢村帶村級集體經濟弱勢村,帶動村民致富增收,奮力開創壩區産業和林業經濟共同發展新局面,把藍田打造成為産業大鎮、果蔬之鄉、羊肚菌産業示範區。(文 楊鴻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