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種、七分管,當前正是冬種關鍵時期,大家要做好病蟲害防治,為青菜後續生長打下堅實基礎。”走進貴州省黔南州惠水縣羨塘鎮龍虎村青菜種植基地,龍虎村黨組織書記羅洪開正穿梭于田間地頭,耐心指導村民們進行青菜的管護工作。施肥、防蟲、管護、採摘……村民們忙碌的身影在廣闊的田野上勾勒出一幅動人的勞作畫卷。
今年以來,羨塘鎮龍虎村深入推進秋冬農作物種植活動以及産業發展,通過支部引領、農機服務、技術培訓等一系列措施,在磨懷、綢絹等村寨打造了“百畝方”油菜種植示範區及青菜規模化種植示範點,全方位保障農業生産有序推進,提高種植效益,確保農民增産增收。
青菜長勢良好
“各位父老鄉親,今年我們準備在綢絹種植青菜,採用的是省農科院推薦的‘黔青1號’品種,種植週期短,商品價值高……感興趣的鄉親們可以一起加入我們。”今年8月,龍虎村便積極組織村“兩委”幹部,通過召開群眾會、院壩會和逐戶宣傳等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多層面強化宣傳秋冬生産,鼓勵引導280余名群眾共同參與青菜産業種植,進一步實現村集體經濟與農戶“雙增收”。
“今年村裏的青菜長勢不錯,畝産能夠達到4500-5000公斤左右,我們採取‘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引進了安順平壩天台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幫助群眾解決了銷路問題,預計今年可獲利42萬元。”談及今年的收成,羅洪開信心滿滿。
農戶駕駛農機在田間作業
今年,龍虎村還充分利用示範區田土平整、集中連片且水源條件好的優勢,整合人力、物力、技術等多方面資源,全面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聘請紅旗、西混農機專業合作社,籌備足量油菜種,通過機械作業,集中力量破除田土地塊“開天窗”現象。
“以前,我們的田地耕種以牛耕為主,農機作業幾乎為零。種植農作物的耕、種、管、收過程全靠人力,並且零散不成規模。現在有了農機翻犁,真是節省了不少人力。”村委會副主任羅德春感慨萬分。
農技專家到龍虎村開展青菜種植技術培訓
同時,龍虎村積極與省、州、縣農技專家溝通對接,共邀請專家開展農業技術集中培訓2次,覆蓋群眾150余人;並聯合省農科院圍繞“耕種管收”四個關鍵環節,實現科學育苗、機械翻耕、精細管理和適時采收,全方位提升了種植全過程的科學技術含量。(文/圖 龍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