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黔行·內陸開放高地|白雲升處皆坦途,“天空之橋”架起溝通路
來源:天眼新聞  |  2024-12-17 09:55:38

  2022年1月,《國務院關於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出臺,正式賦予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的戰略定位。

  在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中,貴州積極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加快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喚醒自身優勢,激發內生動力,以開放的心態建設開放型經濟。

  搭建出山路,擴大“朋友圈”。高水準對外開放是貴州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貴州正以開放的姿態加快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不斷加強與外界資金、技術、人才、信息、貨物互聯互通,推動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提檔升級。

向新黔行·內陸開放高地|白雲升處皆坦途,“天空之橋”架起溝通路

冬日晨霧中的平塘特大橋

  冬日,萬物歸寧。駛出凱陽坡隧道,在氤氳晨霧中沿平塘特大橋穿行山間,大國工程與自然風情和諧交織之宏偉壯觀令景中人連連驚呼。

  “山上黃綠相間,山間雲霧繚繞,壯美的平塘特大橋更是讓人驚嘆。沒想到在冬天也能看到這樣的景觀!”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遊客王女士是首次來到貴州平塘,接下來她還將去往“中國天眼”等景點遊覽。

  平塘特大橋是一座三塔雙索面疊合梁斜拉橋,于2019年建成通車,全長2135米,中塔高332米,橋面距河面高差300米,創下“最高混凝土橋塔”世界紀錄。橋塔採用鑽石形設計,被譽為“天空之橋”

向新黔行·內陸開放高地|白雲升處皆坦途,“天空之橋”架起溝通路

“天空之橋”觀光服務區

  依託獨一無二的世界級景觀,2020年10月,貴州省第一個“橋梁+服務區+景區”的旅遊目的地型服務區“天空之橋”觀光服務區落地于平塘特大橋附近。“天空之橋”服務區以暢遊星空和近觀平塘大橋為主題,集休閒、娛樂、科普等多功能為一體,該服務區也成為交通運輸部“橋旅融合”示範項目。

  服務區突出“交旅融合”示範效應,打造“天”字系列特色主題,融入天文、公路、橋梁、星空、航天等元素進入服務區,由綜合樓、懸崖酒店、房車露營、兒童樂園、橋梁科普館、天文體驗館、天文觀景臺、半山步道、房車酒店、觀星營地等業態構成。

  在橋下不遠處,就是集溶洞、天坑、奇山、秀水為一體、被譽為“天下奇洞”和“東方洞穴博物館”的大小井景區,30公里之外,則是“中國天眼”所在地。

向新黔行·內陸開放高地|白雲升處皆坦途,“天空之橋”架起溝通路

遊客在“天空之橋”觀光服務區觀光留影

  為打造天眼、天坑、天橋、天窗、天窖為代表的天字號旅遊目的地,2023年12月22日,廣西與貴州合作成立天字號旅遊聯盟,涵蓋廣西天峨、樂業、鳳山、南丹和貴州平塘五縣,以整合旅遊資源,共同打造現象級文化旅遊項目和爆款産品。

  “平塘特大橋極大地縮短了貴州與廣西之間的路程,也是平塘‘天字號’旅遊資源之一。天字號旅遊聯盟成立以來到今年11月,平塘縣吸引了近10萬廣西遊客前來旅遊觀光。”平塘縣文化廣電和旅遊事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石雷介紹,天字號旅遊目的地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品位極高,民族文化特色濃郁,擁有數十個世界之最和全國之最,高品質的旅遊資源為開發建設天字號旅遊目的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天字號旅遊聯盟組建後,通過資源互換、市場共享、客源互送等多種方式實現了五個縣市共贏。”

向新黔行·內陸開放高地|白雲升處皆坦途,“天空之橋”架起溝通路

“天空之橋”觀光服務區打卡點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整合五縣市旅遊資源,通過優勢互補,實現共同發展。”石雷説。(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睿)

編輯:羅淼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