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和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八大節點之一,貴州聚焦算力、賦能、産業三個關鍵,解鎖“算”“數”潛力,全力打造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加速釋放數字經濟新動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開展“人工智能 ”行動,培育未來産業。日前召開的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2025年,進一步集中力量大抓産業,錨定“3533”目標和“六大産業基地”堅定不移主攻工業。根據規劃,到2027年,貴州大數據電子信息要形成3000億元級産業集群。
省大數據局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貴州算力産業規模已超百億元。聚焦數據中心建設、智算能力提升等重點領域,引進和實施一批項目,2024年以來,大數據領域投資持續增長,增速位居全省前列,預計全年完成投資超年度目標數10個百分點。
夯土築基 厚培算力成長“沃土”
“AI技術持續發展浪潮下,各個領域對算力的需求愈發強烈,算力應用場景愈發廣闊。”正是看中了貴州的算力潛力,貴州算家計算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家維帶領團隊,花費了兩年多時間,構架起算力和場景之間的“橋梁”——“算家雲”AI算力服務平臺。
“算家雲”AI算力服務平臺頁面。
這是近年來貴陽貴安大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和培育算力企業建設的重要成果之一,基於多目標優化的調度演算法,結合雲計算、微服務、容器等技術,對AI算力資源進行彈性調度管理,無感知地向用戶提供靈活計費和結算服務,有效解決當前算力市場上存在的供需失衡、成本高與使用門檻高的問題,切實推動算力産業發展前景創新。
楊家維説,“算家雲”平臺上線2個多月以來,已為1.7萬餘名用戶提供AI算力服務。
算力,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生産力。在政策引領、技術迭代、市場需求等共同推動下,貴州不斷加快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前不久,正式發佈了修訂後的《貴州算力券管理辦法》,擴大了激勵範圍,將國産化算力適配服務、模型適配費用納入算力券政策補貼範圍。
截至目前,已向全國發放算力券177張,促進算力交易超過105億元。帶動吸引北京、廣東、四川等地區的企業入黔開展算力相關業務,通過以用促建,圍繞貴安數據中心集群不斷擴大算力規模,實現算力並網和多元異構資源匯聚。
企業雲集 數據交易領跑“雲端”
日前,在貴陽,困擾不少施工單位已久的渣土等建築垃圾亂丟的“老大難”問題,已成為了過去時。
“城市建築垃圾渣土車輛違法預警數據産品”成功在貴陽大數據交易所進行交易,通過打通住建工地數據資源,結合車輛備案線路和實際運輸軌跡(GPS),對異常路徑渣土車輛進行預警,有利於追蹤查處私挖盜採、亂傾倒建築垃圾等違法行為,對施工單位提供更好的車輛監管服務。
這是貴陽市首個在貴陽大數據交易所進行交易的政府公共數據産品,推動貴州公共數據開發利用走上快車道,進一步釋放了公共數據價值,激發數據活力。數據購買方通過該産品實現建築垃圾渣土車輛違法預警超4000余次,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展廳。
面向市場需求大、數據資源多的行業和領域,進一步加大應用場景拓展力度,鼓勵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利用公共數據資源開發産品、提供服務,充分發揮數據要素放大、疊加、倍增效應,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近年來,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累計入駐數據商905個,數據交易不斷活躍壯大,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多元化、多種類、多領域數據産品和服務。
圍繞數據交易市場的確權難、定價難、供給難、互信難,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率先推出了全國首套數據交易規則體系,上線了全國首個數據産品交易價格計算器,並以行業為劃分上線了19個數據專區,打造了數據流通交易平臺,賦能整個數據産業的發展。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展廳。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作為全國第一家以大數據交易命名的場所,數據交易額累計超73億元。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市場部總經理黃煜説,數據交易額不斷攀升,保持每月穩步增長態勢,累計交易總數4043筆,交易額超73億元,日益活躍的市場交易生態正在逐步形成。
演算法升級 算力賦能“360行”
在貴陽市貴安新區的貴安超算中心機房內,一組組機櫃整齊排列,700余臺伺服器穩定運行,算力服務能力每秒可達1.3億億次,海量數據信息在這裡經過存儲、分析、傳輸,反饋給終端用戶,能夠滿足大規模的科學計算和數據處理需求。
貴安超算中心機房。貴安科創供圖。
“150余部熱播影片中的‘燒錢’特效就是在這裡渲染完成的。”貴安新區科創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綜合部部長彭本黔告訴記者,通過提供算力服務,該公司已為《長津湖》《熊出沒》《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等150余部影視作品提供渲染算力支撐。
東數西渲是貴安科創算力賦能的重要應用場景之一,近年來,該公司深耕算力演算法、科技服務、數據治理、産業孵化業務板塊,重點打造“貴安超算、貴安數盾、數據運營、成果轉化”四張名片,研發了公共衛生大數據可視化系統、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數據資産中心等,積極與省內多所高校開展相關科研合作。
貴安超算中心。貴安科創供圖。
在貴州,越來越多的産業企業搭上了“算力高速”,運用數字技術為生産助力,給生活增彩。“貴州省貴安新區聚焦‘算力 産業’,積極打造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成為2024年度國務院推動高品質發展綜合督查發現的有效做法,並於近日獲國務院辦公廳通報。
在遵義市匯川區,80後的工科博士徐緯運用數字技術打造了一座的智慧化“草莓工廠”,腳不沾泥、手不經霜,只用手機便可遙控草莓生長。
貴州凱星液力傳動機械有限公司建成投用了“5G MA系列液力變速器裝配線”,工人的工作從“體力活”變成“技術活”,實現了設備運維管理成本降低25%,數據傳輸效率提升25%,總裝線調整週期縮短30%。
答好“算”“數”題,貴州搶抓“風口”壯大數字經濟,賦能千行百業,不斷豐富算力應用産品體系,打造更多數字化應用場景,加速形成新質生産力,助推全省數字經濟發展壯大。(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盧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