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持續夯實“三農”基礎,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常態化做好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3+1保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就業及産業幫扶等工作,牢牢守好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政治底線。
六枝特區持續深化與中山市東區組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幫扶單位的溝通協作,找準雙方協作幫扶的切入點和關鍵點,做好雙方市場、人力、技術、資金等資源協作互補,持續助力鄉村振興。
村民們在田裏勞作 供圖 六枝特區融媒體中心
六枝特區切實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守好耕地保護紅線,嚴防耕地“非農化”和基本農田“非糧化”;持續抓好耕地輪作、糧食單産提升、農業機械化等項目。2024年,六枝特區糧食播種面積達55.88萬畝、糧食産量預計達16.66萬噸、同比增長7.43%,實現糧食播種面積和糧食産量持續增長。
六枝特區緊盯市場導向,適時有序調整種養殖規模,以“兩園一田”為抓手,大力推廣品種改良、節水保灌、病蟲害統防統治等關鍵技術,穩妥推進低效獼猴桃、核桃等産業轉産;穩定推進生態畜牧業發展,重點以大北農、二表哥、肉牛全産業鏈等項目為抓手,鼓勵發展壯大家庭農場。2024年,六枝特區出欄生豬30.89萬頭,牛4.2萬頭,羊3.1萬隻,家禽376萬羽,“四肉産量”41274噸,禽蛋産量5021.15噸,漁業養殖面積39165畝,産量1560噸。
黃坪村陳家寨茶葉種植基地航拍圖 供圖 六枝特區融媒體中心
在用好用活林下空間方面,六枝特區積極發展林下中藥材、林下食用菌等“林下+”産業,切實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致富通道。大抓基礎設施建設;爭取高標準農田建設、小型水利基礎設施、河道治理、灌區建設等項目政策及資金支持,千方百計提高農業基礎條件,建成高標準農田4萬畝。
截至目前,六枝特區已完成新(改)建戶廁2862戶,完成省、市下達2500戶改廁任務的114.48%;探索啟動畜禽無害化處理暫存點項目建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業機械化、規模化水準,加強農業機械化推廣服務,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 52%以上。
農戶駕駛收割機在稻田中穿梭作業 供圖 六枝特區融媒體中心
同時,六枝特區實施優質品牌攻堅。持續實施農産品補鏈強鏈延鏈專項行動,圍繞菜籽油、刺梨、豆製品、飼草料四個方向謀劃一批加工項目,加快生産、銷售方式轉變,初步鎖定納入農産品加工目標數154家,較上年新增16家,農産品加工轉化率預計提高1.5%至65%,不斷提高産品附加值和農業産值。
在農旅融合發展方面,六枝特區還用好用活“六枝六味”公共品牌帶動效應,包裝、打造一批地域性標誌農旅商品,助力全區農業現代化。盤活閒置低效資産;以“農業資産”和“農業産業”為主攻方向,按照“少虧就是贏”的思路,集中精力盤活一批養殖場圈舍、食用菌大棚等閒置資産和大櫻桃、獼猴桃等低效産業,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嚴防國有資産流失和損耗。(文 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