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757個村寨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 居全國前列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1-10 17:34:19

  1月10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會介紹,自2012年國家實施“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保護制度以來,貴州共有757個村寨先後列入國家前六批“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佔全國總量的9.3%,數量居全國前列。

貴州757個村寨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 居全國前列

發佈會現場 

  列入名錄的757個村寨中,黔東南州415個、銅仁市114個、安順市及黔南州均為78個、遵義市40個、黔西南州11個、六盤水市11個、貴陽市7個、畢節市3個。2020年至2024年,黔東南州和荔波縣、石阡縣、三都縣、鎮寧縣被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列入全國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州、示範縣,合計實施各類項目936個,投入資金11.7億元。目前,黔東南示範州已完成項目建設任務並順利通過國家實地評估驗收,荔波縣、石阡縣、三都縣、鎮寧縣四個縣均已編制專項規劃和實施方案,正按照工作要求有序推進示範打造。

  近年來,貴州進一步強化資金、政策、人才等保障要素,統籌各方力量,遴選並打造完成黎平縣、從江縣、榕江縣、臺江縣、雷山縣、荔波縣、石阡縣、印江縣、興義—興仁、黃果樹旅遊區等10個傳統村落集聚區,集中打造了261個傳統村落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示範村;建設並向社會公開展示了495個數字博物館,涌現鎮山村、茍壩村、高蕩村、妥樂村、樓上村、大利村、拉片村、板萬村等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示範村寨。這些村寨以不同的空間佈局、民居陳列和獨特的建築風格、人文底蘊,對貴州省加快美麗鄉村建設、促進農村三産融合發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開展傳統村落保護髮展工作中,貴州堅守“保護髮展傳承中華農耕文明”的初心使命,堅持“保護為先、利用為基、傳承為本”的基本原則,初步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保護髮展長效工作機制,不斷探索“村民主體、政府主導、社會助力”的可持續發展路徑,推動傳統村落與鄉村旅遊、歷史文化名村、紅色美麗村莊、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深度融合發展,有效助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

  同時,貴州堅持高位推動,完善省級保護髮展工作機制,堅持法治先行,強化傳統村落工作法治保障;堅持改革創新,探索保護髮展多種模式;堅持補齊短板,夯實村落消防安全基礎。2021年,貴州印發《貴州省傳統村落高品質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重點實施傳統文化保護、鄉村風貌提升等8個專項行動,並出臺實施傳統村落保護髮展相關配套文件,高位推進傳統村落高品質發展,推動省級保護髮展機制不斷完善。

  接下來,貴州將以全面落實《傳統村落高品質發展五年行動計劃》為抓手,以“1+4+10”(1個國家示範州、4個國家示範縣、10個省級集聚區)為重點,分級分類、融合發展,整合省、市、縣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推動貴州省傳統村落高品質發展。(文/圖 任婷婷)

編輯:羅淼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