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開發 招商引資 産業升級 貴州打出系列組合拳 塑造文旅新優勢
來源:貴州日報  |  2025-02-07 10:33:30

  春節期間,貴陽市南明區青雲路步行街人頭攢動。在節前文旅部公佈的新一批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中,青雲路步行街上榜。

  近年來,依託世界級旅遊資源,貴州不斷完善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支撐體系,“黃小西,吃晚飯”等重點旅遊景區提質增效,一批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閃亮登場,大力培育的支支串飛”“小車小團”等新業態成效日顯。數據顯示,2024年新增規上(限上)涉旅市場主體130家,全省涉旅市場主體達34.53萬戶,全省接待遊客人次增長10.4%,旅遊總花費增長13.3%。

  項目開發 特色化與全域化並進

  春節前夕,為助力打造黃果樹世界級旅遊景區,安順市黃果樹旅遊區內的中高端酒店加緊建設。

  過去,黃果樹景區周邊因缺乏住宿業態而留不下過夜遊客;如今隨著區域內各類民宿酒店興起,今年春節假期前4天黃果樹旅遊區接待遊客超15萬人次,迎來開門紅。

  項目是産業發展的基石,重點項目更是起到了“強力引擎”的作用。

  2024年,安順全市在建的28個旅遊産業化重大項目中,住宿業相關項目佔到了一半以上。其中,不乏花間堂、漫心等中高端酒店品牌的身影。

  度假遊時代,“住”的要素地位被不斷前置。馬蜂窩旅遊研究院院長孫雲蕾表示,“住宿”已成為眾多遊客衡量旅居度假品質的第一標準,76%的馬蜂窩年輕用戶願意為“住得好”多花錢。

  貴州山地風光鋪展,瀑布、溶洞、峽谷、湖泊比比皆是,山奇、水靈、石秀、物華處處成景,如何讓遊客“住在風景裏,玩在山水間”,成為旅遊産業化發展中的特色亮點,也是項目著力點。

  除了突出特色,貴州在項目開發中也呈現出全域化的特點。近年來,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段)建設持續推進;黔南州平塘縣“中國天眼”科普基地完成配套升級,新增互動體驗項目;畢節百里杜鵑打造出“四季花海+溫泉度假”複合型産品;作為高海拔、低緯度的南方省份,冬季冰雪旅遊不斷破局,目前全省已擁有9個冰雪場館。

  招商引資 精準化與配套化齊抓

  “當前,貴州旅遊已進入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階段,越來越多的文旅優強企業把目光聚焦貴州、把項目和資源投向貴州,既拓展了企業發展的空間,也為貴州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省文旅廳副廳長李芳説。

  據了解,為提高旅遊産業招商引資的精準度,省文旅廳制定了年度招商方案,圍繞旅遊業“一表一庫三清單”佈局規劃整理髮布項目。同時,開展重大項目走訪調研、重點企業跟蹤調度和簽約落地服務保障,與格美、華住、錦江、攜程和中鐵文旅等頭部企業建立長期聯動機制。

  近年來,貴州打出“重點推介+政策優惠+流量吸引”的組合拳,全力培育拓展客源市場。與此同時,一場場招商引資文旅座談會也配套舉行,從過去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延伸到海外市場。數據顯示,2024年共開展和參與文旅招商推介活動28場,其中境外的場次同比增長80%。

  為了推動文旅産業強鏈補鏈延鏈,貴州出臺《關於促進貴州民宿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於支持文體康旅裝備産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在去年6月舉行的2024多彩貴州”文體康旅裝備製造産業(江蘇)招商座談會上,貴州宣佈對來黔投資的文體康旅裝備製造企業,在政策、金融、人才上給予支持,提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産業升級 數字化與情景化融合

  如今,提到貴州旅遊,不光是想到黃果樹、小七孔、梵凈山這樣的大美山水,更少不了諸如“紅飄帶”“村超”、壩陵河大橋、茅臺鎮這些文旅、體旅、橋旅、酒旅的融合業態代表。

  大年初四,貴陽市民楊女士帶著從海外回國探親的家人前往“紅飄帶”打卡。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楊女士興奮地向家人介紹:“這是貴州近年來非常值得一看的文旅項目。”

  去年底,“貴州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紅飄帶)”入選2024年文化和旅遊數字化創新示範十佳案例。通過創新打造全域行浸式數字演藝,“紅飄帶”生動再現了紅軍長征歷程,吸引眾多遊客前來體驗。在一年的試運營中,演出近萬場,接待遊客超100萬人次。

  在貴州,旅遊産業升級離不開多産業融合發展與數字化轉型。

  連續3年評選的貴州智慧旅遊典型案例,從全省眾多徵集案例中評選出32個。這些案例的科技應用水準逐年提升,應用場景不斷拓寬,一方面推動傳統景區管理、運營效率的提升,一方面讓遊客獲得更豐富的遊玩體驗和更便捷的出行服務。1月16日,“AI遊貴州”發佈,意味著人工智能正在成為貴州旅遊産業化升級的新引擎。(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曹雯)

編輯:羅淼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