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地坪鎮地坪下寨村舉行“正月十四花橋節”文明實踐活動,開展盛裝巡遊、踩歌堂、唱侗歌、蘆笙比響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吸引周邊眾多群眾及遊客前來觀看體驗。
活動現場
花橋節是以地坪風雨橋為核心載體的當地傳統節日。地坪風雨橋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1882年,全長57.61米,採用侗族傳統木構技藝建造,全橋無釘無鉚,以榫卯結構連接,橋身繪有侗族生活場景與英雄傳説,被譽為“侗族建築藝術的瑰寶”。此前風雨橋曾多次修葺,後又經歷洪水沖毀,在全體村民和黨員幹部齊心協力下,地坪風雨橋得以修復。它見證了當地發展變遷,承載著當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促進了社會和諧與民族團結。
地坪風雨橋
近年來,當地依託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和風雨橋景點,以節為媒,持續打造地坪蘆笙特色品牌,每年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光體驗。此舉不僅展現了時代新風貌,增進民族團結,營造和諧的民族文化氛圍,同時有力弘揚和促進了文化發展和鄉村振興。
活動現場
每一塊木板都鐫刻著歷史的溫度,每一曲侗歌和蘆笙都傳遞著對家園的深情。花橋節以橋為媒,連通過去與未來,不斷書寫著民族文化傳承與時代發展的和諧樂章,激勵著當地人民以生生不息的姿態,邁向更廣闊的天地。(文/圖 楊代富 石慶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