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奇珍,金堂羊肚菌,朵朵勝黃金,一鳴天下聞。”近段時間,貴州省黔南州都勻市平浪鎮凱口村羊肚菌種植基地的700畝羊肚菌進入集中采收期。基地內,一簇簇、一朵朵羊肚菌鉚足了勁兒,撐起帶著褐色傘蓋,如破土而出的黑金,錯落有致地探出頭來。菌農們穿梭于整齊的菌棚間,在菌壟上熟練地採摘著新鮮飽滿的羊肚菌,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基地不僅實現畝産超千斤的突破,更通過深加工升級和聯農帶農機制,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貴州鎮鵬農業發展公司都勻分公司總經理曾武君介紹,今年基地通過優化種植技術、加強溫濕度管控,實現産量與品質“雙提升”。
長勢喜人的羊肚菌
“我們年初定下的每畝800斤的目標已超額完成,部分菌棚最高畝産達1200斤,創下歷史新高。”曾武君表示,按當前采收進度,預計今年總産量可達56萬斤以上,産值較去年增長20%以上。
為延伸産業鏈,基地今年投資引進了4台新型雙開門烘乾設備。每台機器日處理量達2.5噸,4台設備聯動可實現日加工鮮菌10噸,有效解決了鮮菌貯存難題。
工人在大棚管護羊肚菌
加工房內,蒸汽氤氳,工人將鮮菌層層鋪滿不銹鋼架,瀰漫著一股羊肚菌獨有的鮮美香氣。“通過烘乾加工,産品附加值提升30%以上,現在我們的羊肚菌烘乾結束後,會根據品種、品相手工分揀,分類銷售。今年恰逢豐收年,我們出多少他們就收多少,進一步加工後,特級品每斤賣到600元,品相稍遜的走餐飲批發,連碎菌都能製成菌湯包,真正是‘顆粒歸倉’。”曾武君説。
在平浪鎮,小菌菇撬動了大産業,羊肚菌産業每年為周邊群眾提供4個月的務工期,村民日工資約100元,人均季增收超萬元。目前已有200余戶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就業等方式參與産業鏈,産業輻射效應日益顯現。
作為平浪鎮重點培育的現代農業項目,凱口羊肚菌基地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已建成集菌種培育、標準化種植、産品加工、冷鏈物流於一體的全産業鏈條。
農戶展示新鮮採摘的羊肚菌
平浪鎮副鎮長金髮華介紹,平浪鎮通過因地制宜引進龍頭企業,通過多項舉措,逐步推進了羊肚菌種植的規模化、産業化現代設施農業發展格局,下一個目標是力爭三年內帶動全鎮食用菌産業規模突破2000畝,縱深推進轄區內鄉村振興。
小小羊肚菌,振興新圖景。隨著一筐筐新鮮羊肚菌在工人們熱火朝天的分揀中進入烘乾車間,夕陽西下,又一批滿載羊肚菌的冷藏車駛出群山。平浪鎮的鄉村振興之路正如同這些“黑金傘”般,在産業沃土上綻放出勃勃生機。(文/圖 熊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