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國人到“新貴州人”:英國小夥大衛的中國情緣
來源:新華網  |  2025-02-24 08:59:00

從外國人到“新貴州人”:英國小夥大衛的中國情緣

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的“村超”球場,六佰塘村足球隊隊員大衛·吉裏(左二)在比賽中拼搶(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新華社貴陽2月23日電(記者吳思)在中國西南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的“村超”球場上,六佰塘村足球隊隊員大衛頗引人注目——高鼻深目,藍色的眼睛,滿臉絡腮鬍,卻操著一口地道的貴州話。

  來自英國的“90後”大衛·吉裏(David Geary)是貴州大學的足球老師,也是參與“村超”賽季的六佰塘村足球隊隊員。

  1993年,大衛父母來到中國,在北京師範大學學習了2年中文。畢業于牛津大學的父親,對貴州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滿懷嚮往。1995年,一家人來到貴州生活,大衛的父母在貴州大學從事少數民族語言文化研究。

  為深入了解侗族文化,大衛父母每年都會帶孩子前往榕江縣六佰塘村和宰蕩村,與當地村民一同生活一個月左右。直到大衛14歲時,一家人才返回英國。

  長期的中國生活經歷,讓大衛的普通話流利自如,還結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貴陽方言也不在話下,甚至還能聽懂侗話,簡單地和侗族百姓交流問候。

  在英國讀大學期間,大衛選擇主修中文和俄語,一方面發揮個人優勢,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語言學習獲得更多的工作機會。大二時,他獲得了在南京大學交流一年的機會。“我一直想回來看看,中國有更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大衛説。

  兒時受父親影響,大衛愛上了足球,放學後常與同學踢球,青春滿是綠茵場的記憶。在南京大學交換期間,他還抽空回貴陽,與初中同學一起踢足球比賽。

從外國人到“新貴州人”:英國小夥大衛的中國情緣

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的“村超”球場,大衛·吉裏(後排右五)與六佰塘村足球隊隊員合影(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會説中文,讓我有更多機會。説方言,能代表我‘貴州人’的身份。”大衛還會特意學習貴陽方言的特色表達,他説方言的視頻也一度走紅中國社交媒體。有網友評論“大衛是‘老貴陽’”。

  2019年,大衛決定在貴陽定居。“對我來説,貴陽就是家。這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在這裡能找到歸屬感。”大衛説。

  2023年,從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畢業後,他如願入職貴州大學。“我想發揮語言專長和足球優勢,幫助更多人逐夢足球,享受快樂。”大衛説。

  同年5月,由榕江當地20支村隊發起了貴州榕江(三寶侗寨)和美鄉村足球超級聯賽(簡稱“村超”),並在中國走紅。受六佰塘村足球隊的邀請,大衛前來感受“村超”的氛圍,併為球隊加油鼓勁。因為多年在村裏生活的經歷,他被允許加入六佰塘村足球隊,作為球員參賽。

  “這裡有對足球純粹的熱愛,球員為村而戰,其他村民都來加油助威,不管結果,重在努力。”大衛説,“這就是足球該有的樣子,我也想為村子出份力。”

  30年間,這個英國小夥見證了貴州的發展,尤其感嘆這裡的交通巨變。他回憶,以前從貴陽到榕江要兩天,先坐8小時大巴到凱里過夜,次日再坐8小時中巴,舟車勞頓。如今,高鐵只需要一小時就能到達。

  當下,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學中文、來中國留學、甚至留華工作的外國人日益增多。“我珍貴的回憶都和貴州有關,這裡的朋友把我當成自己人,這種情誼吸引我回來。”大衛説,在貴州教足球是他理想的工作,他很珍惜,“我願意一直幹到六七十歲”。

編輯:羅淼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