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春回,正是播種育苗的關鍵時期。走進黔東南州榕江縣車江壩區智慧育苗中心大棚,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映入眼簾。農技人員正熟練地操作著水肥一體化自動噴淋系統,為嫩綠的種苗精準澆水、施肥。在智慧化設備的調控下,大棚內的溫度、濕度、光照都維持在最適宜種苗生長的狀態,番茄、羅漢果等種苗在這裡茁壯成長,科技的力量讓育苗工作變得高效又精準。
農技師在貴陽市開陽縣南江蔬菜良種繁育中心實驗室內分解、轉接姜苗。 袁福洪 攝 (貴州圖片庫發)
與此同時,在銅仁市碧江區瓦屋侗族鄉司前大壩油菜種植基地,無人機施肥作業正在有序進行。據了解,使用無人機施肥,勞動效率可比人工提高95%以上,大大減少了人工成本,還能讓肥料更均勻地覆蓋,助力油菜茁壯成長。以往人工施肥,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很難保證肥料均勻度,如今無人機的應用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它能按照設定好的航線精準作業,為油菜的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銅仁市碧江區瓦屋侗族鄉司前大壩油菜種植基地,農技師操作無人機進行施肥作業。申逸愷 攝 (貴州圖片庫發)
位於遵義市桐梓縣燎原鎮的桐梓優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菇房裏,2萬棒猴頭菇菌棒喜獲豐收。陳桂良 攝 (貴州圖片庫發)
在遵義市桐梓縣燎原鎮的桐梓優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菇房裏,同樣是繁忙而有序的景象。2萬棒猴頭菇菌棒整齊排列,白胖圓潤的猴頭菇長勢喜人,香味濃郁。與傳統食用菌大棚不同,這裡接入了智慧操控平臺,可對溫度、光照、濕度等環境參數進行智慧調節。通過精準調控,創造出最適宜食用菌生長的氣象環境,不僅大幅提升了食用菌生産的標準化、自動化水準,還實現了常年高産、穩産、優産,猴頭菇的産量相比傳統種植方式提高了30%。
在黔東南州榕江縣車江壩區智慧育苗中心大棚內,農技師用水肥一體化自動噴淋系統進行育苗澆水、施肥。楊文舒 攝(貴州圖片庫發)
近年來,貴州省高度重視農業科技創新,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力度。從田間到市場,科技正全方位助力貴州現代農業跑出發展“加速度”。(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蘆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