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天柱:生態漁業繪就 "清水魚躍" 新畫卷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2-27 15:36:57

  2月25日,在清水江畔,一場守護綠水青山的生態養殖實踐正在展開。貴州省黔東南州天柱縣以白市電站庫區水域為載體,通過“人放天養”生態養殖模式,堅持保護與開發同步,將生態優勢轉化為富民産業,走出一條“以漁凈水、以水養魚、以魚富民”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在遠口鎮碼頭上,一輛輛冷鏈漁業運輸車整齊排列,漁業公司工作人員對魚苗進行抽樣檢測、消毒後,將魚苗從車上卸下,緩緩投放到清水江中。瞬間,江面泛起層層漣漪,數以萬計的鰱鳙魚苗遊向庫區深處。

貴州天柱:生態漁業繪就 "清水魚躍" 新畫卷_fororder_640

活動現場 

  “清水江山清水秀,水質很適合鰱鳙生長。我們入駐天柱得到了天柱縣政府和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從2021年到2024年,我們已投放了80多萬斤鳙魚魚苗,今年我們加大投放力度,計劃投放120萬斤魚苗。”天柱縣百市漁業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室主任李鳳倫介紹。

  天柱縣在利用電站庫區大水面資源發展生態漁業中,秉承“人放天養”的發展理念,守牢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以不投餌、自然生長的養殖模式,科學確定放養品種、放養數量、放養比例及回捕重量等措施,確保水質生態、漁業經濟雙贏。

貴州天柱:生態漁業繪就 "清水魚躍" 新畫卷_fororder_640 (1)

活動現場 

  天柱縣百市漁業責任有限公司是2021年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的一家大型漁業生産企業,通過租賃方式養殖鰱鳙,每年支付承包費350萬餘元,該資金將作為沿江群眾的基礎設施建設、産業發展扶持和水域生態治理等用途。

  同時,該公司還解決了當地十余人的就業問題,讓“移民”變“漁民”,坌處鎮清浪村的王祥穆就是其中之一。“我在公司上班一年多了,每個月的工資是五千元,主要負責放魚、巡河。我們覺得在這上班很好,很方便,不用出去打工,在家裏面就有這份工作,效益是很好的。”

  天柱縣通過科學規劃、嚴格監管、利益共享的生態養殖模式,正在描繪“一江水清、兩岸民富”的鄉村振興壯美畫卷。(文/圖 吳尊泉 楊慶松)

編輯:羅淼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