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水市水城區:以實幹繪春風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2-27 15:39:48

  春風輕拂,萬象更新,初春的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到處都涌動著澎湃的青春活力。2月24日,六盤水市水城區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從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2024年,在高品質發展的道路上,邁出的每一步,蹚出的每條路,都鐫刻著水城人民砥礪前行的印記。

  傳統産業與新興動能培育並舉  

  水城區深挖“富礦精開”潛力,依託煤、電、鋁等資源優勢,構建起“煤—焦—化—電”循環經濟與鋁産業集群化發展的雙輪驅動模式。雙元鋁業技改擴能項目投産後,電解鋁年産能達30萬噸,帶動下游50余家企業形成完整産業鏈,成為貴州鋁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標杆。

六盤水市水城區:以實幹繪春風_fororder_640

雙元鋁業的工人正在車間忙碌 供圖 水城區融媒體中心

  在“追高逐新”戰略下,水城區聚焦新能源領域,2025年一季度集中開工了光伏發電基地和清潔能源等41個重大項目,推動能源結構向多能互補方向優化。 

  特色産業賦能鄉村振興  

  水城區以土特産為抓手,推動獼猴桃、刺梨、茶葉“涼都三寶”向品牌化、鏈條化躍升。提質增效獼猴桃3萬畝、刺梨4.5萬畝、茶葉0.8萬畝,新增“水城三鍋”原材料基地50個。

六盤水市水城區:以實幹繪春風_fororder_640 (1)

水城區茶園基地 供圖 水城區融媒體中心

  水城區還通過“早春茶”文化IP打造及茶旅融合,以“早、古、有機”特色搶佔市場先機,成為全國早茶核心産區代表。農業現代化進程加速,機械化耕種率超51%,農産品加工轉化率達65%,山桐子、中藥材等新産業逐步壯大,形成“生態種植—精深加工—文旅融合”的全産業鏈模式。 

  從“急難愁盼”到“幸福底色”  

  水城區聚焦“關鍵點”,做實民生“文章”,2024年投入49.26億元用於教育、醫療等領域,“十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劃撥黃金地塊用於學校建設,完成6所學校改擴建,新增學位5430個,並率先為高寒地區4所學校實施集中供暖,市七中、市八中成功創建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全力推行優撫醫療“一站式”服務全覆蓋,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實現“15分鍾醫保服務圈”全覆蓋;“客貨郵”融合寄遞物流中心建成投用,實現行政村寄遞物流全覆蓋;城鄉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群眾“三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生態與經濟的“雙向奔赴”  

  依託“19度夏天”的IP影響力,水城區以“滑雪+溫泉”“避暑+康養”為特色,打造野玉海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百車河溫泉等文旅地標。2024年,水城區通過火把節、國際高橋跳等節會活動,吸引遊客量同比增長20%,旅遊收入持續攀升。

六盤水市水城區:以實幹繪春風_fororder_640

玉舍雪山滑雪場 供圖 水城區融媒體中心

  水城區生態保護與産業發展的協同效應凸顯,農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保持100%,城鄉供水“一張網”格局更加優化;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比率98.6%,全區空氣品質穩定達國家二級標準,玉舍林場1539畝林地獲批全省第一批碳票並成功交易,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全域。 

  制度創新驅動發展潛能  

  水城區以改革破題,推行“鏈長制”“專班化”項目服務機制,優化營商環境,吸引40家優強企業落戶,新增“四上”企業91戶;通過“一縣一示範”改革試點,探索村級集體經濟“五營方式”等創新模式,為鄉村振興注入生動活力。 

六盤水市水城區:以實幹繪春風_fororder_640 (2)

茶農正在茶園採茶 供圖 水城區融媒體中心

  水城區的實踐,展現了在高品質發展浪潮中的智慧與韌性。未來,水城區將堅持以高品質發展統攬全局,堅定不移圍繞“四新”主攻“四化”,突出大抓産業、大抓項目、大抓招商,落細落實“1+3”重點工作,按照“工業挑大梁、農業提質效、投資唱主角、城鎮擴內需、消費促升級、文旅添活力”工作思路,打好“組合拳”,彈好“協奏曲”,鞏固經濟“穩”的基礎、“進”的動能、“好”的態勢,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水城篇章。(文 李鴻)

編輯:羅淼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