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於黃果樹驚嘆山河壯美,流連于西江千戶苗寨觸摸民族瑰寶,穿梭于貴陽青雲市集品味市井煙火……當傳統與現代在山水間交響,黔地獨有的“詩與遠方”正在旅行者的鏡頭裏綻放異彩。
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旅遊發展十分關心、寄予厚望,盛讚貴州是“公園省”,要求貴州豐富旅遊生態和人文內涵,實現旅遊業高品質發展。這為貴州旅遊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來,貴州聚焦資源、客源、服務“三大要素”,以建設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為牽引推動旅遊産業化,旅遊美譽度越來越高,人氣越來越旺。
黃果樹瀑布。
從“自然饋贈”到“融合業態”
旅遊産業化發展打出“組合拳”
初春的荔波,青山如畫,碧水盪漾。遊客暢遊其間,歡聲笑語。作為建設中的世界級旅遊景區與一流旅遊城市,荔波以“地球綠寶石”而聞名遐邇。
2024年,荔波縣接待遊客2754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232億元,旅遊及相關從業者達3.8萬人。坐擁世界級自然文化資源的黔南小城,經旅遊開發後大放異彩,可視為貴州旅遊發展的縮影。
荔波小七孔。
貴州是山的王國、水的世界、洞的博物館,世界自然遺産數量位居全國第一,除了山水風光薈萃,人文貴州同樣多姿多彩,紅色文化、陽明文化、民族文化、屯堡文化等歷史文化燦爛生輝。
用好自然珍寶和文化瑰寶“兩個寶貝”,貴州精心盤點家底,走出了一條昂揚向上的旅遊業發展曲線。近年來,貴州堅定不移圍繞“四新”主攻“四化”,旅遊産業化發展打出“組合拳”,加快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目前,全省已建成10家5A級景區,2家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涌現出“紅飄帶”“村超”、壩陵河大橋、茅臺鎮這些文旅、體旅、橋旅、酒旅的融合業態代表。
貴州“村超”。
貴州大學旅遊與文化産業學院教授金穎若認為,當前貴州已構建起完整的旅遊業體系,建立了總體協調的産業結構,特色逐步彰顯的産品體系,以及有效的政策支持體系和機制,客源市場逐步擴大,服務水準逐步提高。
從“區域輻射”到“全球吸引”
把旅遊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
2024年,貴州全省接待遊客同比增長10.4%,旅遊總花費同比增長13.3%,省外遊客、境外遊客同比增長11.4%、81.8%。
19℃的六盤水、21℃的安順、23℃的貴陽,每年夏天,貴州都用清涼的氣候迎接廣大遊客。“貴州周邊天然分佈著諸多‘火爐’城市,這是一個4.5億人的國內避暑市場。”在智綱智庫創始人王志綱看來,貴州夏季旅遊不缺客流量,關鍵是如何承接好巨大的客流量。
貴州持續打出“重點推介+政策優惠+流量吸引”組合拳。
貴州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顯然並不滿足於旅遊對周邊城市的區域輻射。隨著貴州交通的大變局,近年來,全省文旅系統緊盯重點客源市場強化宣傳推廣,持續打出“重點推介+政策優惠+流量吸引”組合拳。僅2024年就開展境內外宣傳推廣和招商推介活動43場,推出覆蓋全年的文旅優惠政策,組織貴港澳三地文旅企業成立旅遊聯盟,不斷恢復航線,全力開拓更加廣闊的遠程旅遊市場,吸引全球遊客來黔。
海外遊客來黔旅遊。
2024年底,貴陽至新加坡的國際直飛往返航線正式開通。搭乘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東風,該航線不僅方便新加坡遊客來黔,同時也成為多國遊客中轉的性價比之選。
“我們看到有不少從日本搭乘航班的遊客,中轉貴陽前往新加坡,兩個航班的時間,正好可以安排一個以貴陽為中心的一日遊。”航海家國際旅遊服務(貴州)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戎笑笑説。
從“基礎保障”到“技術革新”
越來越國際化的旅遊服務
日前,“AI遊貴州”正式接入DeepSeek大模型。作為中國首個省級全域智慧旅遊平臺,貴州于2025年1月發佈了“AI遊貴州”,向遊客提供漢語、英語、日語、法語的語言服務。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旅遊業提供了新動能。近年來,貴州積極擁抱文旅技術革新,通過智慧旅遊賦能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為遊客提供更加舒適、便捷的旅遊體驗。
冬日梵凈山。
梵凈山景區的紅雲金頂是不少遊客來黔的必打卡地。但由於場地狹小,高峰時段經常排長隊。對此,梵凈山景區推出了覆蓋“購票、登頂、其他核心景點”的景區智慧管理模式。“遊客可以根據個人需求預約登頂時間段,從而實現行程合理規劃,提升整體遊覽體驗。”銅仁市梵凈山文化旅遊産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網絡工程師彭鵬介紹,該模式推出後,平均排隊等待時間較傳統模式減少40%以上,遊客滿意度較傳統模式提升30%以上,周邊商戶銷售額增長15%以上。
AI智慧狗變身景區導遊。
2024年,貴州新建改建旅遊廁所85座,4A級以上景區實現了5G全覆蓋,全省636個高速收費站車流、重點景區客流等數據均接入省級平臺。同時,以賽代訓開展A級旅遊景區、導遊等行業大賽,織金洞、青岩古鎮兩個景區入選第三批國家級文化旅遊示範單位。
2月20日,貴州省旅遊人才發展促進會發佈了關於組建旅遊行業外語人才庫的通知,涵蓋貴州主要客源國的多個語種。英語專業畢業的導遊杜蕾看了激動地説:“要好好珍惜這樣的機會,為貴州旅遊發展添磚加瓦。”
貴州省文旅廳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貴州還將持續優化服務,提升存量品質,圍繞食、住、行、遊、購、娛“旅遊六要素”不斷提升産品品質,完善重點涉旅場所的國際化服務設施,推動入境旅遊服務水準的提高等。(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文/曹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