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訊 2025年3月3日,由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貴州省委員會指導、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與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聯合承辦的“黔地守藝·貴州非遺織染繡展示活動”在北京開幕。
本次活動是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自2010年以來,首次在北京擔綱承辦的非遺展示活動。此次活動上,貴州省非遺中心精心挑選53件非遺作品進京展覽,同時組織策劃非遺歌舞、活態展示、互動體驗等豐富多樣的活動內容。
苗族蠟染技藝國家級傳承人楊芳
苗繡(劍河苗繡)省級傳承人王亨石
苗族銀飾鍛制技藝縣級傳承人吳春秀
風格或古樸或絢麗的民族服飾、宛若天籟的侗族大歌、熱情明快的蘆笙舞蹈、精湛技藝的現場表現、沉浸其中的互動體驗……零距離感受貴州非遺之美、黔地風物之魅,讓與會人員紛紛讚許。
侗族大歌
苗族銀飾盛裝(黃平縣)
苗族蘆笙舞(錦雞舞)
近年來,貴州依託富集的非遺資源,走好非遺+旅遊的融合發展之路,實現非遺與旅遊寬領域、深層次、高品質融合發展。籃球壩上,綠茵場中,電影院裏,時裝秀場,貴州非遺頻頻“出圈”,走進現代生活,促進文旅融合。《非遺裏的中國》貴州篇,央視非遺春晚貴州11個項目入選,持續精彩亮相,吸引八方來客。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傳承創新中走向世界,奏響文化自信強音。非遺時代價值得以彰顯,煥發新的活力生機。
貴州非遺宣傳折頁
“貴州與北京遙遙相望,綿延傳承,都承載華夏文明的精彩印記,見證中華文明的延續性及強大生命力,呈現人民生活欣欣向榮的當代活力。”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文物局副局長)李芳表示,“展望未來,貴州將繼續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力度,變‘資源’為‘資産’,以‘數量’謀‘增量’,書寫貴州‘詩和遠方’新篇章。陽春三月,我們以針為筆,以線為墨,以貴州非遺為信,約您來見!”
據悉,該活動將持續到2025年3月9日。(供稿: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