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北緯25°的春風攜著絲絲溫潤,如靈動的使者,輕盈掠過雲貴高原,黔西南州核心産茶區的晴隆茶園,仿若被大自然以最輕柔的筆觸敲響春鐘,率先在全國範圍內奏響春茶採摘的激昂序曲。
晴隆縣新莊村茶園 李允鳳 攝
這裡,作為全國春茶開採最早的茶區之一,其採摘時間較全國多數地區足足提前15至20天,恰似在春茶市場的賽道上全力搶跑,形成有競爭力的“時間差”優勢。
這份“早”,不僅是時間上的領先,更是搶佔市場先機、掌握髮展主動權的關鍵所在。
踏入這片生機盎然、綠意蔥蘢的茶園,從茶農們口中了解到,每提前1天開採,每畝茶園便能多創收287元。
早春茶葉貴如金,一兩茶葉一兩銀。同樣,在海拔1200米的晴隆縣大廠鎮茶園,天剛濛濛亮,茶農張建國就已經穿梭在茶樹間,忙碌地採摘特級“烏牛早”鮮葉了。
茶園勞作 陳亞林 攝
“如今,‘烏牛早’鮮葉收購價每公斤能達320元,種半畝玉米可遠遠比不上這筆收入!”張建國笑容滿面,那質樸的笑容裏,眼神中滿是對當下生活的知足與愜意。
往昔,張建國一家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種上茶葉後,連續三年接受系統培訓,他如同一塊乾涸的海綿,盡情汲取採摘技巧的養分,逐漸練就精湛的採摘技藝。經他手採摘的鮮葉,優質率從最初的43%大幅躍升至91%。
如今張建國的生活,恰似春日裏蓬勃生長、生機無限的茶樹,滿是盎然生機與希望。
張建國的蛻變,正是黔西南州茶産業蓬勃發展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黔西南州精準聚焦規模升級、技術賦能、品牌突破“三個轉變”,將其化作披荊斬棘、開拓奮進的有力“利刃”,對茶産業格局展開大刀闊斧的革新與重塑。2024年,全州茶園規模總面積拓展至62.81萬畝。早茶産業成績斐然,産量攀升至5600噸,在總産值中的佔比成功突破35%大關。漫山遍野的茶樹猶如一片浩瀚無垠的綠色“財富寶庫”,源源不斷地為當地創造豐厚收益,成為驅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普安縣茶神谷 劉朝富 攝
放眼金州大地,盤江兩岸,這般活力四溢、令人矚目的綠色蝶變,全州正在62.81萬畝茶園中逐次鋪展、精彩演繹。各地憑藉自身獨特優勢,在茶産業發展的道路上各顯神通,綻放出別樣的光彩。
在興義,連綿起伏的喀斯特峰林與鬱鬱蔥蔥的茶園相互輝映,勾勒出一幅美輪美奐的自然畫卷。其獨特的地貌與溫和宜人的氣候,仿若大自然傾盡全力饋贈的珍貴禮物,被當地巧妙融入茶産業發展之中。
“我們在茶園裏套種了櫻花、桂花等花卉,還有一些本地的珍稀樹木。”興義萬峰茶園負責人文少平眼中滿溢對茶園的熱愛與自豪:“這絕非簡單的裝點,花卉樹木能吸引益蟲,有效減少病蟲害的侵襲,落葉還能化作天然肥料,持續滋養土壤,為茶樹生長營造絕佳環境。每至花開時節,這裡的景色美得令人心醉神迷,遊客常常沉醉其中,流連忘返。”
這滿目的翠綠與繽紛花卉,正是“綠”理念在茶園的生動實踐。
正如文少平所言,如今興義的茶園,早已超脫單純茶葉生産地的範疇,華麗變身為生態旅遊的熱門打卡勝地。遊客們紛至遝來,既能沉醉於喀斯特峰林與蔥鬱茶樹交織的自然美景,又能親身參與採茶、制茶,深度領略茶文化的獨特魅力,盡情感受大自然與茶文化交融共生的氛圍。
當地茶企敏銳洞察發展機遇,加速技術革新,紛紛引入智慧化生産設備。在興義市連春茶葉加工廠內,技術人員張偉指著一台新型揉捻機,難掩興奮之情介紹:“這可是咱們提升茶葉品質的‘秘密武器’,它能依據不同茶葉的品種、含水量等特性,精準把控揉捻力度與時長。就拿我們研發的加入本地砂仁香料的風味茶來説,全靠這設備精細加工,讓茶香與香料味完美交融,一推向市場,便憑藉獨特口感收穫熱烈反響,供不應求。”
先進設備助力茶葉生産,讓茶葉在保持“早”的優勢基礎上,品質更優,“綠”意更濃。
望謨縣郊納鎮茶山一角 吳彥崗 攝
而在望謨,充足的光照與豐沛的水資源,如同甘甜的乳汁滋養著這片土地,也為茶園規模的擴張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望謨縣郊納八步農業綜合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的董事兼總經理唐仲智滿懷信心與期待地介紹:“我們和省農科院攜手合作,開展茶樹品種改良項目,歷經數年不懈努力,培育出的新品種不僅能完美適應本地環境,茶葉的氨基酸含量更高,口感也更為醇厚。”
這一成果,是科技助力綠色茶産業發展的有力見證。
在望謨縣郊納鎮八步村,舒維軍茶葉製品加工廠的智慧化生産線正高效運轉。車間工人趙德武感慨萬千:“以前加工全憑人工經驗,如今有了這智慧化設備,能精準控溫、控濕,效率提升了好幾倍,茶葉品質也更加穩定。”
手工炒茶 吳彥崗 攝
智慧化設備的投入使用,讓望謨茶産業在追求“早”的同時,進一步保障了茶葉品質,凸顯綠色生産理念。
在銷售上,望謨緊跟時代步伐。年輕的電商主播小楊一邊對著鏡頭熱情直播,一邊熟練展示著茶葉:“家人們,瞧瞧我們望謨的早茶,芽頭飽滿,香氣馥鬱,都是現採現發。”
通過電商平臺,望謨早茶如同插上翅膀,飛入全國各地的千家萬戶,銷量逐年攀升,有力推動了茶産業跨越式發展。
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引,黔西南州正是憑藉“早”這一獨特優勢,各縣(市)的茶産業各展所長、齊頭並進,全力打造中國早茶産業新高地。(文/黔西南日報融媒體記者 韋歡)州核心産茶區的晴隆茶園作為全國春茶開採最早的茶區之一,其採摘時間較全國多數地區足足提前15至20天,恰似在春茶市場的賽道上全力搶跑,形成有競爭力的“時間差”優勢。(黔西南日報融媒體記者 韋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