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項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科技入黔”匯聚創新資源
來源:天眼新聞  |  2025-03-13 09:35:01

  3月6日,在貴州長能天安實業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借助中南大學研發的“劣質煤脫灰提質增值化利用技術”,長期被當成“廢物”的煤泥經過處理後,生産成精煤、尾泥等産品,實現煤泥高效綜合回收與利用。

  該公司生産技術部經理趙輝告訴記者,自去年10月項目一期工程正式投産以來,截至去年12月底,公司累計購進煤泥65675.62噸,實際入洗量62450.45噸,精煤産量28580.09噸,實現産值4200多萬元。

176項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科技入黔”匯聚創新資源_fororder_1741405365588458

盤北長能低熱值煤全資源化循環綜合利用項目一期工程正式投産

  這是“科技入黔”匯聚創新資源的生動實踐。過去一年,聚焦“富礦精開”“六大産業基地”等重點産業需求,貴州加強與省外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以及國家級科創平臺合作,推動更多人才、項目、科研機構等優質創新資源在貴州加速集聚、融合、轉化。

  據統計,2024年,共有164所省外高校、科研院所入黔開展科技合作,179名“兩院”院士來黔開展技術指導、戰略諮詢、學術交流等,引進176項省外科技成果在黔落地轉化。

  2024年,貴州爭取到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1.455億元,同比增長97.15%。按照“少而精”原則,全省減少項目數量,增大單項經費,聚焦重點需求、集中資金有效支持實施科技項目44項。

  貴州還強化激勵引導,廣泛動員高校、科研院所及科研人員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全省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35項,獲中央財政科研經費2.14億元。

  在科研機構入黔方面,貴州與省外高校、科研院所在黔共建各類研發機構9個。省政府與南方科技大學共建的貴州綠色産業技術研究院專注于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目前已儲備項目68項,落地項目12項,孵化科技型企業8家。

  目前,貴州正積極融入深時數字地球(DDE)國際大科學計劃。這是我國牽頭組織、國家正式立項的第一個國際大科學計劃。中國科學院院士周成虎表示,將貴州良好的大數據及算力發展基礎,以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等獨具貴州特色的優勢與DDE大科學計劃相結合,將有助於提升貴州地球科學和大數據相關科研力量,科研成果將有廣泛應用場景。(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袁航)

編輯:楊展淩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