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在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陡箐鎮土發村小黑舍組的大山裏,只見一塊塊淡藍色的光伏發電板隨山勢鋪展,到達山頂一片開闊的平地後,一排排灰白色的儲能電池艙整齊排列。這裡便是大唐(六盤水)新能源有限公司陡箐200兆瓦/400兆瓦時儲能電站(以下簡稱陡箐儲能電站),這是六盤水市首個建成並網的集中式、智慧化新能源儲能電站,也是目前六盤水市規模最大的“超級充電寶”。
在“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引領下,近年來六盤水市有序發展水電、瓦斯發電、風電、光伏發電、抽水儲能等,清潔高效電力裝機已達448.86萬千瓦、佔全市電力裝機總量近三分之一。“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在推動六盤水市現代能源體系建設的同時,新型綜合能源基地的地位愈發牢固。
陡箐儲能電站俯瞰圖
受氣候、季節等自然因素影響,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是“看天吃飯”,隨機性、間歇性、波動性明顯,難以穩定可靠地持續供電。風光儲能是一種新型能源儲存技術,能將風能和光能轉化為電能並儲存起來,以便在需要時供應給用戶。在陡箐儲能電站項目經理李軍眼中:“整個電站就像一個‘超級充電寶’,可以精確匹配區域電網負荷需要,把每一度綠電都‘喂’進電網,實現削峰填谷。”
陡箐儲能電站項目總投資3.8億元,分三期建成,一期在2024年3月開工建設、10月完成建設並網,預計2026年9月全容量建成投運。技術類型為電化學儲能(磷酸鐵鋰電池),電池系統及功率變換系統均採用戶外集裝箱佈置方案,儲能電站通過220千伏陡濫線將存儲的電能源源不斷輸送至電網用戶。
陡箐儲能電站總裝機容量為200兆瓦/400兆瓦時,一期工程(50兆瓦/100兆瓦時)建成後,2小時充電最多可存儲10萬度電,按照每戶日用電5度計算,能滿足2萬戶家庭一天的用電需求。
陡箐儲能電站集控室
儲能站的核心設備是電池,電芯是最小單元,每52個電芯組成一個電池包、每8個電池包組成一個電池簇、每12個電池簇再構成一個電池艙,每個儲能單元含有1台升壓變流一體機和2台電池艙,在陡箐儲能電站,目前安裝了10個容量為5兆瓦/10兆瓦時的儲能單元,一項名為“電池一致性評價系統”正在試用中,工作人員對全站9.9萬多個電芯的電壓、溫度、容量等數據進行實時監測,提前預判干涉,及時消除隱患,確保電能輸送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電池艙
陡箐儲能電站在規劃、建設過程中,生態優先的理念貫穿始終,採用先進可行的節電、節水、節約原材料的措施,各項設計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準,不僅為我市打造新型綜合能源基地提供了寶貴經驗,更為六盤水現代化産業高品質發展注入了綠色動能。(文/圖 張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