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烏江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構皮灘發電廠水庫總庫容64.54億立方米,多年平均發電量近100億千瓦時,有力助推了貴州現代能源體系建設。
春風拂面,群山吐綠。六盤水市盤州市大山鎮,1800余名工人、90余臺機械設備正加緊作業,總佔地近1300畝的低熱值煤發電項目上,主廠房、鍋爐、煙囪、冷卻塔等建設正在快速推進。
年均提供近60億度清潔電能,年度消耗516萬噸燃煤,其中,煤泥、煤矸石摻燒比例高達70%……與傳統煤電項目比,盤南2×660兆瓦低熱值煤資源綜合利用發電項目,在不久的將來是一座主要“吃粗糧”的綠色火電廠。
“貴州要下定決心、勇於探索……做強做優數字經濟、新能源等産業”,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言猶在耳。
連日來,中電建盤州低熱值煤發電有限公司在接續奮鬥中,加快助推全省新型綜合能源基地追“新”逐“綠”。
煤炭是我國能源安全的“壓艙石”。貴州立足資源稟賦,以六盤水、畢節、黔西南等為重點,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上鋪開煤炭産業變革,大力推進産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從“挖煤賣煤”到“富礦精開”,“黑色資源”集約開採、綠色開採、智慧開採後,實現“綠色增值”。
無人駕駛採煤機在巷道中精準掘進,智慧巡檢機器人沿著軌道自主巡航,“烏金”如黑色長龍經傳送帶輸往煤倉……貴州黔西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青龍煤礦調度指揮中心,數十塊液晶屏組成的智慧中樞,實時呈現井下忙碌的作業場景。
青龍煤礦機電環保科技術主管吳瑞清介紹,作為貴州省首個5G+智慧煤礦示範基地,萬兆工業環網、33個5G基站共同構建起礦山的“智慧大腦”。
2024年,畢節市深入推進煤礦智慧化建設,在機械化、輔助系統智慧化“兩個100%”的基礎上,紮實抓好煤礦智慧化、信息化升級建設,建成智慧採掘工作面9個,累計建成煤礦智慧採掘工作面49個,佔全省48%,排全省第一。
除建設先進煤電機組並對現役煤電機組實施節能降碳、靈活性、供熱等“三改聯動”,貴州全力統籌省內與省外、兼顧當前和長遠,積極推進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協同發展,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加快實現傳統“水火互濟”向“水火風光儲”多能互補電源結構轉變。
安順市關嶺自治縣北盤江畔起伏的山巒間,沿山勢鋪展的藍色光伏板,鱗次櫛比地排列在春日的暖陽下。
這裡是貴州省目前單體規模最大的光伏場站——關嶺自治縣盤江百萬千瓦級光伏項目,其中一期、二期133萬千瓦去年已全容量並網;眼下,項目三期工程之一的大寨農業光伏電站項目正全力衝刺工程節點。
去年底,貴州福泉坪上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獲核準,這也是貴州烏江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首個獲得核準的抽水蓄能項目,建成投運後,將主要承擔貴州電網的儲能、調峰、填谷、調頻、調相等任務,為貴州打造區域電力樞紐提供強力支撐。
“作為貴州省統調裝機容量最大、清潔能源裝機佔比最高的綜合能源企業,經過三十餘年的發展壯大,我們的發電裝機規模達1574.5萬千瓦,清潔能源裝機佔比突破70%,為貴州能源安全穩定供應起到了‘壓艙石’和‘穩定器’作用。”貴州烏江水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何光宏説。
以清潔低碳為方向,統籌推進多能互補一體化,電源結構持續優化,電網網架持續完善。
3月11日,500千伏馬場輸變電工程施工現場,15台大型施工機械正在進行土地清表、平整及土石方破碎開挖等工作,項目開足馬力搶進度,預計年底投運。
“作為南方電網和貴州重點工程項目,500千伏馬場輸變電工程的建設是推進貴州産業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滿足貴安新區産業集群負荷發展的重要基礎保障。”貴州電網公司基建部總經理黃勇説。
春日裏的安順市紫雲自治縣大坡山,景色秀美、綠意漸濃,大山深處由118個電池艙和60個變流升壓一體艙組成的中核紫雲儲能電站正穩穩運行,為千家萬戶送去綠色電能。
中核紫雲儲能電站負責人羅健康介紹,118個電池艙2小時就可以儲滿38萬度電,可輸送大約36萬度電到南方電網,再輻射到各個地區,可保證7萬戶居民高峰時段用電需求。
供電可靠性和穩定性持續提升,讓貴州有“數”並孕育出“AI+”生態,一個個支撐國産大模型DeepSeek、《哪吒2》畫面渲染的“超級城市機房”背後,電能保供穩健有力。
2024年,貴州新型綜合能源基地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達3086.5億元、佔“六大産業基地”的34.8%,能源産業成為全省戰略性支柱産業。
貴州將圍繞建設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堅持“富礦精開”,統籌發展和安全,大抓産業、大抓項目、大抓招商,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讓能源資源優勢加快轉變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管雲)